•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奏響產業扶貧“交響曲”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肖軍 雷鴻濤 劉輝霞 婁蘭芳 付平 編輯:肖焙麗 2018-05-18 11:26:15

    副標題:洪江市精準脫貧記

      “村里兩個柑橘園藝場,我建議把效益低的蜜橘改種為冰糖橙。”

      “村里有電商平臺,但缺乏電商人才,這個問題怎么解決?”……

      5月9日,在洪江市黔城鎮茶溪村的村部,村支兩委和駐村扶貧工作隊正在召開會議,商議進一步發展柑橘產業。近年來,茶溪村依托以柑橘為主導的扶貧產業,讓村民嘗到了產業扶貧的“甜頭”。

      2013年底,洪江市被納入比照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5年被省人民政府認定為“革命老根據地(革命老區)”。全市有貧困村75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16147戶54037人。近年來,洪江市奏響產業扶貧“交響曲”,走出了一條特色扶貧產業發展之路。2017年底,該市的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人口脫貧 49797人,貧困發生率由14.5%降至1%,脫貧摘帽“三率一度”考核全部達標。

      扶持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穩脫貧

      5月8日,在安江鎮扶車村,56歲的脫貧戶蔣玲芳和十幾個村民正在中藥材基地除草。“在基地做工,每天可以賺80元,去年我在家門口就賺了1萬多元。”她樂呵呵地說。

      洪江市委主要負責人指出:“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富市富民,利市利民。”該市積極打造雪峰山脈“湖南西部藥谷”,去年入選首批“湖南省中藥材種植基地示范縣”。

      種得百草惠民生。洪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藥材產業辦主任左再良說,做大中藥材的“文章”,3個重要環節是市場、基地、加工和儲存。該市引進了新匯制藥等中藥材加工企業,推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發揮龍頭企業示范作用,帶動全市中藥材產業,最終受益的還是老百姓。”左再良說。

      位于扶車村的中藥材基地,系洪江市扶貧辦委托湖南新匯雪峰山藥材種植有限公司實施的省重點扶貧產業項目。目前,該公司在洪江市已建立8個中藥材基地,面積達萬畝,共接受財政涉農整合資金360萬元。“市扶貧辦與公司簽訂了委托幫扶協議,1816名貧困人口連續分紅3年,今年1月第一批分紅已發放。”公司總經理吳長軍說。項目幫扶雪峰山片區家庭相對困難的貧困戶598戶1816人實現穩定脫貧。

      在位于安江鎮的國家黃精標準化項目中藥材加工場地及道地藥材交易廳建設工程項目現場,機器聲轟鳴。該工程建設單位為新匯制藥,預計今年8月完工,工程包括中藥材初加工車間、中藥材交易市場、中藥材倉儲、中藥材檢測中心等單件。該工程建成后,將完善洪江市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市場、加工和儲存等產業鏈,構成了湘產中藥材科技項目鏈。

      洪江市扶貧辦副主任唐永忠介紹,對能發展產業的貧困戶,洪江市出臺了《洪江市脫貧攻堅產業扶貧以獎代補實施方案》,以此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則依托龍頭企業,通過“委托幫扶”的方式實現穩定脫貧。截至去年,全市75個貧困村每村都建成了一個以上扶貧產業基地,90%以上的貧困戶每戶建成一個以上的支柱產業,脫貧增收有了根本保障。

      “我今年分紅3000元,還有2000元作為股本金再投資到七天果辰公司。”灣溪鄉脫貧戶楊信賢說。

      去年,洪江市引進水果專營企業——洪江市七天果辰實業有限公司。貧困戶向農業銀行貸款5萬元,入股到該公司,市人民政府貼息補助,公司每年按10%的比例固定分紅給貧困戶。目前,公司已發放貧困戶分紅77.7萬元。

      做大“黔陽”品牌,讓“山果”成“致富果”

      黔城鎮茶溪村48歲的郭昌有,靠著種植柑橘不僅脫了貧,還致了富。“我去年靠種柑橘,收入有五六萬元。”他說。前些年,郭昌有的柑橘總是賣不起價錢。“曾經柑橘只賣四五角錢每公斤,成本都保不住。”

      洪江市素有“中國優質柑橘基地重點縣(市)”、“中國冰糖橙第一市(縣)”等美稱。目前,該市栽培冰糖橙面積20多萬畝,去年總產值9.84億元。

      在茶溪村,以“黔陽冰糖橙”為品牌的柑橘種植是該村的主導扶貧產業。該村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由專業合作社實行統一農資供應、技術培訓、病蟲防治、生產銷售和品牌包裝,輻射帶動貧困戶76戶,種植面積達1萬畝,實現貧困戶人年均增收2100元。

      做大“黔陽”品牌,讓“山果”成“致富果”,擴大以黔陽冰糖橙為代表的優質農產品和農業品牌影響力,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成為近年來洪江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洪江市是聞名全國的水果之鄉,擁有冰糖橙、安江香柚、金秋梨、黃桃等名優特產水果。為了充分利用“黔陽”這一地域特色,當地注冊了黔陽冰糖橙、黔陽金秋梨、黔陽黃桃等農產品品牌。截至去年,黔陽金秋梨種植面積3萬畝,年產值2.4億,惠及1100多戶貧困戶;黔陽黃桃栽培面積1.2萬畝,掛果面積7000畝,年產量8400余噸。

      “黔陽”牌成為全市優質農產品的公用品牌。一方面,洪江市通過不斷拓展冰糖橙等水果產業規模,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積極引進和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拓展營銷方式方法,加大品牌創建和宣傳推介力度等措施,實現了冰糖橙等產業帶動農民增產增收。

      另一方面,該市將“旅游節會”與品牌創建有機結合,走品牌興果之路,讓“黔陽”牌水果走出去。以果為媒,節會搭臺,洪江市將電商與特色產業有機融合,借助“黔陽黃桃采摘節”、“黔陽金秋梨采摘節”、“中國冰糖橙節”等特色農產品節會活動和名人代言,全力打造和推介黔陽名優農產品品牌。

      洪江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產業仍是重頭戲。洪江市把與生態相關聯的生態文化旅游、中藥材、特色農產品這三個產業培育和帶動起來,轉化成經濟優勢,做成洪江市的支柱產業,成為洪江市新的經濟增長點。(湖南日報記者 肖軍 雷鴻濤 通訊員 劉輝霞 婁蘭芳 付平)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肖軍 雷鴻濤 劉輝霞 婁蘭芳 付平

    編輯:肖焙麗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