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消除“空殼村”,白龍村扶貧見成效

    來源:龍船塘瑤族鄉 作者:何靜榆 編輯:肖焙麗 2019-09-24 11:45:00

      洪江市新聞網訊(通訊員 何靜榆)被大山環繞的省級貧困村白龍村,坐落在洪江市唯一的瑤族鄉龍船塘,這里是楠竹之鄉,滿山翠林修竹,從遠處眺望就是一片青翠的海洋。2014年時,這里還是村集體經濟“空殼村”,為了盤活村集體經濟,市、鄉、村三級努力探索創新村集體經濟的方式方法和有效途徑。通過5年的努力,白龍村已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年經濟增長收入達13萬元,建立村級經濟收入持續增長發展機制。扶貧見成效,村民富起來了,瑤族的漢子們唱起了山歌,過上了美好生活。

      建設基礎設施,拓寬發展渠道

      過去,因山高路遠、基礎設施差,村民生產及出行全靠雙腿和摩托,白龍村經濟發展落后,村集體經濟為零。因白龍村有豐富的楠竹資源,為了將此自然資源合理利用起來,自習主席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以來,市、鄉兩級政府因地制宜找準脫貧出路,大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其中投資600多萬元新建并硬化村組級公路15.4公里;投資42萬元新建林區集材道14公里;修建水利工程,其中投資20萬元新建水渠1300米和溪壩一座;投資40多萬元完成1100人的安全飲水改造項目。建設村級公共服務平臺,投資20萬元進行村級亮化工程,安裝路燈 50盞,投資3萬元進行綠化工程,種植桂花樹300棵。現在,村里組組公路通暢,村民們出行、生產便利,時可見載滿楠竹的卡車在蜿蜒的山路間穿行。

      發展特色產業,盤活集體經濟

      近5年來,發展特色扶貧產業成為我們白龍村的經濟發展支柱,帶動村里貧困戶就業、創收。2016年建立高山茶園基地200畝,帶動貧困戶就業10余人,培育起了白龍村特色茶園,村年分紅2萬元。2017年新建光伏發電站,年收入3萬元;投資76萬元在市區購買門面,年收入3.8萬元。各方齊心協力之下,現白龍村盤活了村集體經濟,經濟發展打開了新局面,特色產業發展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創新經營模式

      近年,村里把村集體所有的土地、山林、水面等資源性資產和閑置的房屋、基礎設施等可經營性資產以及各類扶持資金,投資入股農民合作社和經營穩定、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等經營主體。通過招商引資,2016年開辦了白龍楠竹加工廠,這是把楠竹資源進一步開發的關鍵一步,也是把初級的粗放型加工轉變為精細型加工的必要一步。楠竹加工廠總投資100余萬元,村里將閑置老村部及部分土地入股,另投資扶貧資金60萬元,吸納貧困戶就業10余人,每年盈利約20余萬元,村每年分紅3萬;2017年村里流轉了20畝土地,入股建起了龍蝦養殖基地,村每年分紅1萬。

      此外,白龍村培養了一批致富能人,帶動村民一起致富。“現在國家政策好啊,我也有責任帶領大家一起致富!”致富大頭人藍大前帶領村民養起了竹鼠,養起了蜂。村支書向培忠表示,現在村民的生活得到持續改善,他們相信未來收入會越來越高,生活會越過越有滋味!

    來源:龍船塘瑤族鄉

    作者:何靜榆

    編輯:肖焙麗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