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黔陽一中學子線上對話湖北一線醫務工作者
洪江市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焰欽 羅冰 胡祺琛 )4月4日下午3點30分,黔陽一中2019級高一年級的21名同學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參與了由北京大學研究生骨干研修班“未名一班”組織的“傳承抗疫精神,書寫青春華章---聆聽一線醫務工作者抗疫經歷”主題活動。通過騰訊會議app,同學們聆聽了在抗擊疫情期間做出了杰出貢獻的兩位醫生的抗疫經歷,他們分別是湖北省荊州市中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蒲光華醫生、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醫院ICU主任周天敏醫生。
活動一開始,全體默哀三分鐘,為此次在新冠狀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哀悼。哀悼畢,北京大學歷史系團委書記李金東老師講話,為這次的參與活動的同學增添了一分激動與敬畏。
周天敏醫生,從他抗擊疫情的那一天起,他成了ICU病房的管家,從不輪崗。他用自己鐵漢的熱血去挽救鮮活的生命,用自己剛硬的態度詮釋自己的職責。周醫生分享了一件讓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3月2日送62歲危重癥患者杜大爺出院,因為年紀大,基礎病多,杜大爺經過25天治療后才挺過了“鬼門關”。臨出院時,他對周醫生提出一個“特殊”的要求:讓我看看你的臉。周醫生退后一步摘下口罩,露出了笑容。周醫生用行動書寫醫者大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蒲光華醫生也稱他們從接到指令,就迅速組織人員配藥,在2個小時里,他們配好了近1萬副藥,然而他們并不敢放松。直到深夜2點,所有的配藥熬完并打包好,保障了全市的中藥供應,他們才得到了片刻的休息。他們在完成這項任務,僅耗時8小時。蒲醫生是一名退伍軍人。他用中國軍人的雷厲風行的本色與時間賽跑,他更是用中國醫生的擔當與病魔斗爭。是使命讓他們無畏,是信念讓他們永不后退。
在之后的問題提問過程中,2019級9班的曾韋瑜同學向兩位醫生提出了這么一個問題:如何將中西醫結合學習?周天敏醫生告訴她,中醫和西醫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醫學體系,如果想要學習兩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而單單是通過學習并成為一位專業的一顆醫生,就要花費十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時間。而將兩種一起學習并要有所作為,對于普通人來說,如履薄冰。作為傳統中醫藥煎藥中心主任的蒲光華醫生也為她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其實,中醫并不像大家所說的那樣被西醫擠占市場。在國務院發表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對中醫藥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由此中醫藥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而且作為中國傳統醫藥,中醫的地位必然不可撼動。人們將中西醫結合治療,療效立竿見影。中西醫是一個合作的關系,但從客觀角度上來講,學習其中一門并有所成就就已十分不易。在這個選擇上。小以酌情,切勿貪杯即可。
通過線上交流,同學們受益匪淺。大家一致表示,這個活動真的太好了,這群“關鍵時頂得上去、危難處豁得出來”的醫生就是榜樣!自己應該積極行動起來,不讓英雄悵惘寒心。當前能做的只有刻苦學習,待他日也要像這些抗疫人一樣,敢說真話,勇挑重擔,專業一流。
來源:黔陽一中
作者:楊焰欽 羅冰 胡祺琛
編輯:肖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