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市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余林)“家門”姓林,叫林鳳英,她嫁的老公姓周,聽見別人都叫我周書記,所以她總是叫我“家門”,聽起來很親切,我每次到她家也老遠就喊“家門”。
“家門”今年72歲,一生很不幸,結婚后一直沒有生小孩,30年前抱養了一個男孩,如今也沒成家。我2015年駐村的前兩個月,她老公患病去世,留下10余萬元債務。在老公去世的前一年,“家門”不知什么原因,一下子就雙目失明了,到醫院治療了好多次也沒治好,到現在什么也看不見。
我第一次到“家門”家走訪,如今還記得非常清楚。她那個木房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房頂上到處是洞,時不時會有瓦掉下來,中堂的地面長起了一層厚厚青苔。我剛準備去敲門,就聽見屋里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是哪個到我屋里來了?”陪同來的村主任忙介紹說是上面派來的扶貧第一書記,叫周書記。好久才聽見回了一句話:“哦,是周書記,家門書記”。
第一次走訪回家后,腦海里面總是“家門”的畫面,晚上也沒睡好。第二天吃過早飯,我一個人又去見了“家門”。盲人的耳朵很靈,我還沒敲門,就聽見了“家門”的聲音:“是家門書記來了?”我大吃一驚,“是我,你怎么會知道是我來了呢”?“ 我家好久沒來過外人了,除了兒子就是你”。“家門”從房子里摸著木板來到屋門口,打開門要我坐。我坐在門口外面一張長凳上面,她習慣的坐在門檻上。這一次我和“家門”談了有兩個多小時,把她家的情況都仔仔細細告訴了我。我也知道她老公還沒去世前,村里就安排她家吃了低保,又評為扶貧戶,現在還欠了很多外債。兒子周雄想去外面打工,因為是抱養的,一方面擔心出去了就不會回來了,一方面擔心兒子出去后,自己沒人照顧會餓死,心里面很糾結,晚上總是睡不著。我問她這兩天為什么沒看見兒子,她說兒子心情也不好,每天都是很晚才回來,去干了什么兒子也沒說。
為了見到“家門”的兒子,我在她家附近一戶一戶去問,都說沒見到。我決定晚上再去她家里。天終于黑了,我在村主任陪同下來到“家門”的家,老遠就看見一個黑影在中堂門檻上坐著,村主任輕聲告訴我,他就是林鳳英兒子周雄。見到來人,周雄飛快的出來打招乎,"周書記來了,白天我媽告訴我你來了兩次,今晚還要來見我,我一直在等你"。外面的光線很暗,我仔細打量眼前的小伙子,個子不高,穿著一件花格衣服,人很精神,第一印象是那種老實人。
周雄把我拉到一邊,輕聲地告訴我:"我想出去打工,掙點錢回來把債還了,但我媽這樣子,我出去了她會餓死的,你幫我想辦法" 。“你出去打工還會回來嗎?”我直接問他,"怎么不回來?這是我的家,我雖是養子,養母把我養大不容易,我要孝敬她一輩子"。我被他的孝心感動,答應會想辦法幫他 。
為了幫助這對養子養母,我召集村支兩委干部開會,商量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周雄外出打工,那么就要請人專門照顧他娘,請人要給錢,他家困難拿不出。讓村里拿錢也困難,老百姓也會有意見。最后,我決定將情況向鄉政府匯報,爭取政府支持。鄉政府開會商量,最后同意每月支持600元,不足部分村里負責。
村委會立即落實這件事,找到了同組一個喪了偶也是一個人獨住的老人去照顧"家門",負責做飯和洗衣服,每月給800元工錢,生活費由村主任按月從低保金中取出,不足由兒子周雄負擔。為了讓"家門"安心,我讓周雄還簽了一份協議,每半年寄2000元錢回來,春節必須回家過年。
幾天后,周雄決定去海南一同學開辦的工廠打工,走的那天村里安排小車送他去懷化,"家門"依舊站在門檻上,朝著兒子遠走的方向揮手,不停地大喊:“一定要回來看我。”為了解決住房漏雨問題,后盾單位出資5000元把房屋檢了漏,把屋門前門板用青漆重新漆了一遍。
轉眼快到中秋節了,我和往常一樣在節前去看"家門"。"家門"輕輕地告訴我:"中秋節來我家吃飯,那天我生日"。好啊,我一定來。回到村部我問村主任"家門"喜歡吃什么?節前那天鄉里趕集,我買了一只鴨、兩斤豬肉、兩包冰糖和芝麻糖片等東西,下班的時候托同組的村主任帶去。
中秋節那天,家里有事我沒去,交待村主任晚上去。我給"家門"通了電話,"家門"說好高興,感謝我給她買了那么多好東西,兒子周雄剛才也打了電話回來,還說給她寄了1000元錢,要我好好陪陪父母。
幾個月后的一天,村主任譚新星笑咪咪地告訴我:"周書記你做了一件大好事,鄰居告訴我,你的"家門"和照顧她的覃學福早已經在一起了"。想不到我還做了一回"紅娘",這下我完全安心了。
來源:市總工會
作者:周余林
編輯:肖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