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市新聞網訊(通訊員 朱文文)“萬萬沒想到你們行那么遠的路專門來為我辦理退伍軍人補貼申請,現在的服務保障工作真到位,太感謝你們了!”托口鎮即將年滿60歲的農村籍退役軍人向開錄難掩心中喜悅,緊握著該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專干向輝云的手激動地說。這是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全力推進“基層基礎基本建設年”活動在鄉(鎮)退役軍人服務站落地落實的一個縮影。
該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自“基層基礎基本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始終堅持把增強全市退役軍人的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作為奮斗目標,緊盯基層抓運行、緊盯基礎厚根基、緊盯基本強能力,努力把鄉(鎮)、村(社區)服務站打造成服務退役軍人的“暖心站”。
“鄉(鎮)、村(社區)兩級服務站離退役軍人最近,最容易了解掌握退役軍人的冷暖疾苦,我們要認真學習運用‘楓橋經驗’,不斷創新服務保障退役軍人的方式方法,全面提高退役軍人的滿意度和認可度。”深渡鄉退役軍人服務站專干梁耀文是一名退役軍人,對如何更好服務保障退役軍人深有感觸:“退役軍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服務保障退役軍人,就是要做到服務不缺項、發揮作用不缺位,當他們遇到困難時,實打實地幫助解決問題。”
今年來,該市20個鄉(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圍繞開展“基層基礎基本建設年”活動,對照《全國鄉鎮(街道)“楓橋式退役軍人服務站”創建標準(試行)》做好調查摸底,逐一梳理細化,認真分析研究,找準建好基層基礎基本的著力點,做到查漏補缺、固強補弱、厚實根基。
在實際工作中,各鄉(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緊密結合實際,積極探索作為,力求服務保障更有質量、更有溫度。巖垅鄉退役軍人服務站探索“黨組織+退役軍人服務站+退役軍人”的運作模式,實行“網格化”服務管理,暢通并規范服務對象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等渠道,面對面溝通交流、解決問題,確定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的工作目標。該鄉空田村退役軍人李斌今年5月上旬因山林糾紛在私下協商解決未果的情況下,逐級向村、鄉退役軍人服務站反映了情況,鄉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在事發當日下午就前往事發地現場辦公、調解矛盾糾紛,李斌的山林糾紛問題最終得到了妥善解決。
為了深化“基層基礎基本建設年”活動效果,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把開展“基層基礎基本建設年”活動與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增強服務效能緊密結合起來,建立了常態化聯系退役軍人機制,明確每名退役軍人事務工作者聯系2-3名重點退役軍人,深入了解退役軍人政策在聯系對象身上的落實情況,對存在的矛盾問題及時摸清情況、找準癥結、拿出對策,著力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
2020年全國兩會剛一閉幕,沙灣鄉退役軍人服務站專干楊理平按照常態化聯系退役軍人機制要求,走村入戶及時向聯系對象退役軍人蔣仕勇宣傳兩會盛況及關于退役軍人的有關內容,圍繞廣泛關心、關注的重難點問題,深入了解實際情況,聽取聯系對象的意見、建議。同期,各鄉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結合開展精準扶貧、困難救助等工作,紛紛登門入戶、走“親”訪“友”,積極幫助退役軍人解決痛點、難點、堵點等問題,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于人,受到了廣大退役軍人的翹首點贊,親切的稱呼退役軍人事務工作者為“娘家人”。
“基層退役軍人服務站是服務退役軍人的‘前沿’,是掌握了解廣大退役軍人實際情況的‘哨所’,我們要以開展“基層基礎基本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充分學習運用“楓橋經驗”,不斷完善服務保障功能,著力提高標準、提升能力、創新服務,全力推動市、鄉、村服務中心(站)發揮作用、擔當作為。”該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向其輝如是說。
來源: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作者:朱文文
編輯:肖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