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陽古城位于湘西南沅水與舞水合圍的半島上,是湖南省直轄市——洪江市(原黔陽縣)市治所在地。“黔”暨黑首也,地名來源于百越侗語,這座城池因兵起于秦王伐越時的越北黔中郡治,因漢侗文化交流成型于唐宋,又以沅水商道興盛于明清。黔陽古城濃縮了2200多年歷史的官道文化遺存,其中唐代“詩家天子”王昌齡貶謫龍標縣尉,在城西芙蓉樓留下了“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千古絕唱。五代時期,侗族首領楊再思曾在此自立敘州土府政權,并世襲200余年,成為沒有國王的王國。明清時期從這座古城走出去的官宦名人不計其數,如辛丑狀元龍啟瑞、晚清名臣黃忠浩、上海知縣危道豐等。黔陽古城核心區面積1平方公里,古城墻五門四哨堡,城內九街十八巷縱橫交錯,明清建筑鱗次櫛比,是國內罕有的街巷格局與整體風貌保存完好的古城。古城區有19個姓氏29座宗祠,還有神農炎帝宮、軒轅黃帝宮、楊公廟、飛山宮等眾多祖祠神廟,是中國南方民族重要的祖源地。黔陽古城東有安江河谷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400年高廟文化遺址和安江農校雜交水稻紀念園2處,這里是神奇的物種天堂和綠色養生圣地。南有雪峰山風景名勝區,生態環境優美,自然景觀奇特,是開展戶外運動和康體養生的寶地。西有托口西海旅游度假區和沅水兩岸的山地村落,散居有二十來位百歲老人,獨特的稻作文化生活習俗和天然的濱水森林氧吧氣候,使黔陽古城成為南來避暑北來避寒的綠色生態養生樂園,逐步成為養身、養心、養顏、養老以及宜游、宜居、宜商、宜文的國際旅游目的地。
中國官道文化名城,世界雜交水稻故鄉,黔陽古城歡迎您。
編輯:肖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