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楊全才:心系移民 奉獻赤誠

    編輯:肖焙麗 2011-11-25 18:12:26

      

     

      新塘村是原市委書記胡佳武,原市委常委、市委辦主任米小龍托口電站移民安置包村聯系點。在移民搬遷過程中,村支書楊全才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帶領全村黨員干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與指揮部、托口鎮、工作隊密切配合、協同作戰,有力推進了該村移民工作。其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先進事跡,更是口口相傳。

      舍小家為大家 不計得失“吃得虧”

      楊全才做事總想著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從不讓別人吃虧。他是村里的致富能手,開了一家生姜加工廠,還在工地上加晚班開挖機,收入十分可觀。當胡佳武書記確定包村聯點后,他當即表態要全力以赴搞好移民工作。為了履行承諾,他不顧家人反對,主動放下手頭生意,集中精力開展移民工作。在班子建設上民主開明,主動承擔急、難、險、重任務;在經濟上嚴于律己,不亂花村里一分錢,任書記以來,從未報銷過任何費用;在村部建設工程上堅持公開招標,嚴詞拒絕了親朋好友的承包請求,組織村支兩委班子、黨員、組長和村民代表共同監督招標;在大坳頭居民點征地上,更是謝絕了五凌公司的征地“好意”,親戚朋友都罵他傻。就是這位“傻子書記”,吃過多少虧,受過多少誤解,只有他自己知道,卻從未向別人講過。

      拉家常交朋友 宣傳政策“耐得煩”

      為人豪爽、待人謙和的他,很善于做群眾思想工作。在移民過程中,他巧打“感情牌”,整天與移民泡在一起,通過談心、拉家常,了解每戶移民的經濟狀況和意見想法,找尋突破口,天天上門“磨”,耐心細致宣傳政策法規,直到工作做通為止。為提高政策宣講的權威性,他請來省移民局、指揮部的專家集中給群眾上課,現場答疑解惑。同時,還大力營造宣傳氛圍,通過懸掛標語橫幅、設置廣告牌等形式宣傳政策和機遇,幫助移民算經濟賬,提高移民搬遷的主動性和緊迫感。村民張仁財,80多歲高齡,聽力不好,無法溝通,楊全才四處打聽其子打工處,專程趕到懷化做通其子思想工作,并簽訂了協議。楊全才常講:“做移民工作,沒什么巧的,關鍵是要把移民當親人看待,即便常受移民責難,也要始終以一顆火熱的心對待他們。”

      搶進度抓質量 工程監督“霸得蠻”

      與楊全才打過交道的人都稱贊他是個原則性很強的人,做事一絲不茍,敢“硬碰硬”。在五馬坡朝、大坳頭兩個安置點建設過程中,敢為移民代言向業主爭取利益,在安置點選址上,不請自到,主動到現場踩點,收集村民建議,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在工程質量監督上親力親為,經常搞“突襲”,從樁的深度、下水道的長度、護坡墻的高度到磚的厚度、水泥的標號、鋼筋的材質,無一不是他“突襲”的目標。一旦發現偷工減料行為,他都堅決制止,從不怕得罪人。在五馬坡朝安置點施工時,他發現施工方所用下水管太小,不符合設計要求,便馬上找負責人交涉,并現場監督其返工更換。在大坳頭安置點,他看到施工方為了節約成本,用剛開挖出來的石塊填高場坪,嚴重違反施工要求,便沖到運輸車輛前制止,迫使施工方不得不返工。

      攻難關化矛盾 關鍵時候“沖得上”

      他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遇事不畏懼,總是沖鋒在前。面對協議簽訂難問題,他更是自我加壓,帶頭落實“以村為主”的工作機制,按照“先易后難,以點帶面,集中攻關”的工作方法,做好個別戶、特殊人員的思想工作,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及時幫助解決移民的實際困難。在2004年庫調時,村民張華期的一間簡易廚房未計入實物量,心有不服一直拒簽協議。楊全才為此多次到五凌公司、指揮部反映情況,聯系工作人員現場調查取證,幫他討回損失。面對大坳頭移民搬遷難問題,楊全才一方面帶領村組干部、工作隊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多次找五凌公司要求其調整規劃,降低高程,還主動向上級匯報,爭取領導支持。目前,該安置點規劃正在有序調整中。針對五馬坡朝安置點基礎設施問題,他先后到民政局、衛生局等單位爭取6萬余元資金來完成邊坡護墻修建和改廁工程。而為了解決宅基地分配難問題,他帶領村組干部主動參與宅基地定位、面積劃分、編號工作,消除了移民顧慮;在抽簽現場,發動親戚朋友率先抽簽,來帶動村民抽簽,果斷打擊搶票箱、謾罵工作人員行為,圓滿完成了宅基地分配工作。

      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總有人問他這么賣力干工作圖個啥,他也總是笑而不語,這就是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本色。領導的認可、群眾的口碑,就是他心中最好的褒獎。

    編輯:肖焙麗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