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懷化市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示范點--教育局黨委

    編輯:肖焙麗 2011-11-01 15:39:07

      教育局黨委高度重視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嚴格按照市委建設學習型組織建設的總體要求和部署,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積極部署,狠抓落實。目前教育系統參加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單位共有54個,其中機關支部3個、基層黨總支1個,黨支部50個,參加黨員1142名。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統一思想,明確工作方向

      自市委召開“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進學習型組織建設,促進教育又好又快發展”會議后,教育局迅速召開了領導班子,全體機關干部和各中小學校長三個層面的會議,制定了學習方案,將市委會議精神迅速傳達到教育局每一名班子成員,傳達到每一名機關干部,傳達到每一名校長,傳達到每一名教師。做到入耳、入腦、入心,將思想統一到市委的會議精神上,統一到市委文件精神上,通過學習,教育局領導班子、機關干部和基層學校校長對如何更好的建設學習型組織,建設學習型團隊,建設學習型校園,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問題,進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確了方向。

      二、強化責任,建立長效機制

      (一)建設學習型機關。為建立以黨委為中心,各黨支部為陣地的學習網絡,教育黨委5月份制定學習方案,各基層黨組織和個人均制定年度學習計劃,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學習型機關建設。一是領導班子帶頭學。教育黨委班子通過召開中心組學習會議,召開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等方式,帶頭學習新時期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新時期黨的方針、政策及上級文件會議精神。通過學習,使局黨委能科學確定教育發展思路,推動全市教育又好又快發展。二是機關干部定期學。教育黨委確定每雙周五作為作為機關干部的學習日,學習上級工作部署,學習先進縣市的教育經驗及政治理論、時事法規、業務知識、教育教學理論等;召開學習討論會,通過討論互相分享彼此的觀點,發揮集體的智慧,在相互借鑒中進一步產生更富于建設性的意見,最終使個人學到的知識轉化為推動教育發展的動力,實現機關工作的高效能。三是多渠道學。教育黨委通過聘請專家講座,開辟學習場所,建立局域網學習平臺,各部門進行自學等方式,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要求,科學確定學習重點和學習人員。同時教育局積極為機關干部提供外出學習、培訓、學歷教育的機會和條件,從時間和財力上支持干部接受繼續教育,使學習由被動為主動,全局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二)建設學習型校園。一是建設文化校園。通過以龍田中學為代表的“文化校園”引領,引導廣大教職員工“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進一步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豐富教師的課余生活,豐富教師的內心世界,提高教師的知識素養和人文素養。努力使教師成為學者型教師。二是建設詩教校園。通過以安江二小為代表的“詩教校園”引領,利用詩化的育人環境,把詩詞教育納入校本教研計劃,豐富教師的文化內涵,升華教師的道德情操。三是建設“知識校園”。教育承擔著建設“知識洪江”工作任務,各學校在工作中聚焦教學改革的突破點,聚焦教學常規管理的側重點,聚焦教學質量評價和監控切入點,找準教學質量的著力點,全力將學校辦成學生樂學,教師樂教,家長愿送的學校,確保全市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

      (三)建設學習型團隊。一是建立學習型校長團隊。繼續組織開展校長教育教學質量年會議及校長論壇,提高培訓,專題報告會,外出學習,業務考試等活動,培養和打造一支政治素養好、人格魅力高、創新能力強、建設本領硬,懂業務會管理,并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努力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優秀校長團體。二是建立學習型教師團隊。繼續推行“校園百師講壇”,即組織中小學校優秀教師進行專題講座,將個人的課堂教學經驗和工作經驗在全區進行推廣、交流,達到借鑒、引導提高的目的。繼續在全市中小學校全面開展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開展中小學優秀班主任評選活動;開展不同層次的教師說課、賽課、評課等活動;開展全市相關學科全員參與的高中、初中、小學學科大型研討活動;開展以老帶新,青年教師與老教師結對子,定向培養骨干教師活動。通過一系列學習教育活動,更好的促進教師專業隊伍發展,在全市樹立一批學習型先進單位和先進教師典型。

      三、狠抓落實,取得初步成效

      按照市委提出“推進學習型組織建設核心是加快教師專業化進程,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最終目的是促進學校全面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工作要求,我局以“面向每一所學校、面向每一名黨員干部、面向每一位教職工”為工作主題,以實現“自我提高、借鑒提高、引導提高,抱團提高”為工作目標,努力實現學習形式多樣,學習內容廣泛,教育結果見成效的學習氛圍。

      (一)把學習型組織建設與解放思想、積極作為相結合。我局要求每所學校確立屬于自己的校園精神,并已經初見成效。目前各學校全面梳理學校發展歷程,開展廣泛的、深層次的研討,整理出屬于自己的、獨到的校園精神。其中黔陽一中初步形成樂于攀學、樂于博愛、樂于超越,做出色的中國人的校園精神;黔陽三中形成學為報國、學為報民、學為報恩的校園精神。形成了以龍田中學為代表的“書香校園”,安江二小為代表的“詩教校園”,黔陽二中為代表的“特長教育”,芙蓉小學為代表的“藝術教育”的校園精神,通過校園精神來引導教師和學生的行為、心理,使其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導、情感熏陶、意志磨練和人格塑造,產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把學習型組織建設與抓住機遇、主動作為相結合。市委“教育強市”發展戰略為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確保教育在競爭中爭得主動權,搶占制高點,建設學習型組織至關重要。一是自己出題自己答,在思考中學。各中小學校全部制定了適合學校發展的長遠工作目標,校長給自己出治校方略題,教研員給自己出教師提高題,班主任給自己出班級管理題,教師給自己出課堂教學題,每一名校長,教研員、教師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迎接新的歷史時期新的挑戰。二是組織出題學校答,在實踐中學。教育局先后在芙蓉小學、芙蓉中學;安江二小、實驗中學、黔陽一中等學校開展了教育銜接研討活動,深入探討“幼小銜接”、“初小銜接”與“初高銜接”的研究與管理。目前開展校校銜接活動21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現場會5次,教師教學風格展示會30余次;8月份全市中小學校中層干部集中聽取專家講課,回校后各學校進行為期10天教育改革分析會,極大的調動了廣大教師教書育人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是群眾出題校長答,在問題中學。實行了校際管理體制改革,逐步解決擇校熱問題。通過強弱學校之間的資源整合,師資資源的優勢互補,管理運行步調的一致,有效的解決了學生擇校、擇班、擇師問題,縮小了校際間的辦學差距,實現了抱團發展,共進雙贏的辦學目標。規范辦學行為,解決教育“三亂問題”。高中收費嚴格實行“限分數、限錢數、限人數”。敢于從內部突破,對亂補課、亂辦班、亂收費的教師,查實即處。杜絕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亂訂學習資料等行為,對查實的教師給予待崗、限時調出、取消名優稱號等處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年職稱評定工作中,我局嚴格按照師德建設的有關規定進行,建立了教師師德檔案袋,對教師的榮譽情況、違紀、違規情況全部記錄到師德檔案,直接與教師的評優、晉級、班主任聘任、提拔掛鉤。其中實驗中學取消了2名教師的評優資格。這些措施的實施有效的保證了行風的好轉,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認可。

      (三)把學習型組織建設與創造條件、搶先作為相結合。我局全面實施“1233”工程,即:圍繞一個主題(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位教師、辦好每一所學校);突出兩個加快(加快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加快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做好三篇文章(做好教育資源集約整合、集效互補,集優成勢的文章,做好統籌兼顧、全面發展的文章,做好學校自主創新、比拼發展的文章);構筑三個品牌(構筑高中教育品牌、義務教育品牌和職業教育品牌)。建立了高中、初中、小學共同體,中小學校銜接共同體,建立城鄉學校聯動發展機制,將城區一所學校與農村至少2所學校組成學校發展共同體,實行黨委抓機關建設,行政抓學校建設,用特別之為立教育之位,進而提升農村學校校長管理水平,推動農村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建設學習型組織工作是時代的需要,社會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培養人才的需要。我們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與上級的要求和群眾的企望還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按照市委的工作要求,認真學習進一步探索實踐,銳意進取,扎實工作,使學習型組織建設工作深入開展,努力辦洪江人民滿意的教育。

    編輯:肖焙麗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