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洪江市抗旱工作簡報(8月5日)

    來源:市防汛抗旱指揮部 編輯:肖焙麗 2013-08-09 11:57:23

      一、當前受旱情況

      我市從6月29日以來,一直維持晴熱高溫天氣,連續高溫日照天數為38天。旱情從7月上旬開始顯露,7月中下旬迅速發展蔓延,到目前旱情已經十分嚴重。根據懷化市水文局8月2日監測分析干旱綜合指標,懷化市各縣市區均已發生特大干旱。

      1、雨水實況。據氣象資料統計分析,今年1至7月,我市降雨量為829mm,比歷年同期偏少141mm,減幅15%,尤其進入7月以來我市無降雨。由于降水嚴重不足,且時空分布不均,高溫日照時間長,水利工程蓄水急劇減少。目前,水庫、山塘蓄水全部低于半庫水,絕大部分山塘已經干涸。少數水庫干涸或接近干涸,現正值農作物生長需水關鍵時期,全市旱情已嚴重影響到城鄉生產生活。

      2、旱災情況。據統計,截止8月4日,全市25個鄉鎮全部受災,其中農作物受災面積25.3萬畝,成災17.8萬畝,絕收5.6 萬畝,飲水困難3.1萬余人。其中,沅河、土溪、硤洲、沙灣、岔頭、巖垅、紅巖、黔城、江市等鄉鎮受災嚴重。

      二、抗旱工作開展情況

      旱情發生后,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當前抗旱工作,在旱情顯露之初,主要領導就調度情況,了解天氣發展趨勢,安排部署抗旱工作。隨著旱情的發展和蔓延,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迅速掀起不等不靠、全力投入抗旱救災工作。7月24日,市防指根據當時旱情及發展趨勢,及時啟動全市抗旱Ⅲ級應急響應。7月31日,隨著旱情的不斷發展擴大,市防指緊急啟動全市抗旱Ⅱ級應急響應。

      一是及時召開會議安排部署。災情發生后,市防指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指示,及時發文《關于切實做好當前抗旱工作的通知》,就抗旱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7月18日,市防指召開成員單位負責人會議,研究安排抗旱舉措;7月24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抗旱工作會議,進一步動員和部署抗旱工作;7月31日,市委市政府緊急召開全市抗旱調度會議,市委書記舒曦對當前的抗旱工作再次進行了安排部署,并強調全市各級領導無特殊情況不準外出,一律堅守崗位集中精力抓好抗旱;8月3日至5日,市四大家領導帶隊,組建4個抗旱督查組,分赴全市25個鄉鎮,檢查、督促各鄉鎮抗旱救災情況。

      二是加強組織領導。為確??购倒ぷ饔行蜷_展,市委書記、市長率先垂范,深入基層調研指導鄉村抗旱。各聯鄉市級領導和主要成員單位領導堅持把抓好當前抗旱作為階段性中心工作,深入抗旱第一線,頂著烈烈炎日,靠前指揮,指導、督促、協調鄉鎮狠抓抗旱。各鄉鎮主要領導取消雙休日,堅守工作崗位,采取有力措施,組織鄉、村干部積極發動群眾全力投入抗旱自救。如:8月1日晚,硤洲鄉黨委書記唐齊和和鄉長向愛明指揮鄉、村干部在新莊村安裝抽水機,直到晚上12時抽水機成功運行他們才離開;沙灣鄉平原村支部書記黃鵬飛、村主任龍友良經常連續工作24小時,奮戰在抗旱一線;江市鎮蔣公溪村村長王春霞動員受災村民組織35臺套抗旱設備抽水抗旱;巖垅鄉青松村村支兩委發動村民開展自救,全村投入機動抗旱設備20余臺,抽水灌溉農田近700畝。由于電壓不穩,造成電排損壞,為了及時解決故障,村干部湊齊1.7萬元購買新電排,確保了農田灌溉及時有效進行;龍田鄉政府組織送水車堅持為澇溪村3組飲水困難的38戶178人送水,保證群眾正常生活飲水。

      三是加強資金調度。在旱情初現時,市財政就調度抗旱資金25萬元,對受災嚴重的鄉鎮已先期撥付到位,全市抗旱調度會議后,再次緊急調度50萬元支持鄉鎮抗旱,另外安排人工增雨作業工作經費5萬元。各鄉鎮根據旱災輕重緩急,也都調度安排了一定數量的抗旱資金支持群眾應急抗旱。受財政資金的引導,群眾自發籌資積極投入抗旱的熱情進一步激發。如江市鎮申坳村、蔣公溪村受災群眾籌資2萬元組織抽水設施集中抗旱;大崇鄉9個村受災群眾籌資3.1萬元購置小型電動抽水泵50臺投入抗旱;雙溪鎮塘沖灣村自籌投資2萬元、投工2000余個積極應對旱災。

      四是加強服務指導。市、鄉兩級抗旱服務隊全力投入抗旱工作,積極為受災群眾提供抗旱設備租借、維修和拉水、送水服務。市級抗旱服務隊倉儲的抽水設備全部實行零租金租借,需對設備安裝和使用進行技術指導的,抗旱服務隊派人現場服務、指導。為進一步加大支援和服務鄉鎮抗旱工作力度,市委市政府組織全市25個鄉鎮的市直后盾單位開展送抗旱農機具下鄉活動,每個鄉鎮2臺套柴油抽水泵機,共安排購置了50臺套機具,于8月4日上午由后盾單位統一配送到25個鄉鎮,后盾單位提供抗旱用油支持。

      五是加強部門協作。市防指各有關部門按照預案要求積極履行部門職責。氣象部門嚴密監測天氣形勢,及時提供氣象信息,同時找準時機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水利部門組織8個小組深入一線指導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協調水事糾紛和水庫調度,確保抗旱正常供水;農業部門出臺農業技術抗旱指導性文件,并派出4個工作組現場指導,搞好農業技術服務;農機部門重點組織農機設備供應,并組建了4個定點農機維修服務站和2個巡回維修服務工作組;電力部門開辟農業排灌“綠色通道”,簡化農戶灌溉用電報裝程序,為抗旱臨時用電提供方便。并成立抗旱保電應急搶修小分隊,實行分片包干,及時架線連接和檢修抗旱用電線路,深入田間地頭支農抗旱保苗,確保農村抗旱排灌供電暢通無阻。民政部門及時統計、上報災情,爭取上級支援,防汛辦積極協調各鄉鎮、各部門投入抗旱。各鄉鎮后盾單位也都想方設法提供不同形式的幫助,支持鄉鎮抗旱。

      六是加強宣傳發動。我市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境內網站等各種媒體,大力宣傳和弘揚抗旱先進典型事跡。市廣播電視臺在洪江時政頻道開辟抗旱新聞專欄,洪江新聞網站建立了抗旱專版。市防汛辦通過短信信息平臺,以最快的時間,及時發布抗旱最新相關信息,全市營造了良好的抗旱氛圍,形成了強大的抗旱輿論環境。

      截止目前,全市已上勞力6.8萬余人,投入抗旱設備2900余臺套9400余千瓦?,F已投入抗旱資金820萬元,其中市、鄉財政210萬元,群眾自籌610萬元。抗旱澆灌面積11萬畝,有效減輕了旱災帶來的損失。

    來源:市防汛抗旱指揮部

    編輯:肖焙麗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