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市政協關于征集市政協四屆二次會議提案的通知

    來源:市政協 編輯:肖焙麗 2013-09-29 16:25:27

      市政協各鄉鎮聯工委、各活動組、政協委員:

      提案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方式。為做好市政協四屆二次全體會議的提案征集工作,充分發揮提案在我市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積極作用,希望全體市政協委員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緊密聯系實際,深入調研,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民生問題、熱點難點問題,積極撰寫提案。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按照全國政協提案工作 “關于全會期間提案截止時間向前移,以便于做好提案審查工作”的要求,我市政協四屆二次會議提案從即日起開始征集,請委員接到通知后,早調研、早動手、早準備,于全會召開之前將提案提交市政協提案委。

      二、提高對政協提案性質、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充分認識提出提案是自己的民主權利,加強質量觀念,從而在提案撰寫過程中持積極、慎重、認真的態度。提案選題要有針對性,要選廣大人民群眾所關心、所重視、有意見或反映強烈,而上級還沒注意到的問題;黨政部門正在急于尋找出路和辦法的問題。從這些角度提出的問題才有針對性,才能引起重視,才容易取得效果。

      三、提案應具有嚴肅性、科學性和可行性。調查研究是提高提案質量的重要途徑。要堅持實事求是,注重調查研究,著重寫好兩個方面:一是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二是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意見與建議,具備可操作性,提案文字精煉、內容簡明扼要,要求一事一案。提案必須使用市政協印制的提案紙首頁,并將相關內容填寫全面,字跡工整,提案正文使用A4紙打印。

      四、根據《全國政協提案工作條例》的規定,凡涉及黨和國家秘密的;國家明令禁止的;中共黨員對黨內有關組織、人事安排等方面有意見或者民主黨派成員反映本組織內部問題的;為本人或親屬解決個人問題的;超越本市職能權限范圍的;假公濟私的;指名舉報的;內容空泛、沒有具體建議的經審查將不予立案。

      五、要求各聯工委、各活動組要認真組織委員深入調研,提交高質量提案,每位委員應撰寫或參與一件以上提案。提案應在市政協四屆二次全體會議召開前送市政協提案委,或在全會提案征集截止時間以前交大會提案組(并附電子文本,電子郵箱hjszxtaw@163.com)。

      聯系人及電話:段承芳13807456021    肖化斌 13607454079

      

                                                                                                                                          政協洪江市委員會
                                                                                                                                            2012年9月23日

     

      附件:

      洪江市政協四屆二次會議提案選題參考

      一、加快發展產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發展體系,推進新型工業化。

      1、構建大企業、工業園區等科技創新體系。

      2、積極推進區域經濟協作與對接,全面提升引資規模和質量。

      3、優化利用外資結構,全方位推進重點項目的招商引資。

      4、加強招商隊伍建設,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

      5、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改善消費環境。

      6、進一步促進民營科研企業的發展,加大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金融支持。

      7、著力破解中小企業資金瓶頸,加大政策支持和銀行扶持力度,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壯大。

      8、立足加快主導產業培育和重點骨干企業發展,壯大主導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9、加強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加大研發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10、推動重點企業、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建立科學的公司治理結構。

      11、穩妥推進企業改革重組,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新型農業化發展趨勢,提高農產品核心競爭力。

      1、積極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提高自有知識產權的保護能力。

      2、培育上規模有實力的高新技術產業群,加快建設國內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基地。

      3、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完善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4、加強科普推廣和技能培訓,塑造時代新農民。營造全市科技創新氛圍。

      5、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

      6、加快現代農業建設,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產業化經營,提高農產品安全質量水平。

      7、全面深化和推進農村綜合配套改革,建立農村基層工作和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新機制,建立“三農”社會化服務新體系。

      8、以新農村建設為統攬,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廣泛開辟農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采取綜合措施,讓農民得到更多實惠。

      9、加強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指導和服務,引導各類農村專業經濟組織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三、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著力打造生態宜居家園,提高人民幸福指數。

      1、進一步解放思想,謀劃發展大局,推動改革創新,促進要素集聚,破解發展難題。社會秩序更加安定,精神生活更加豐富,提高洪江市民的幸福指數。

      2、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在產業發展上推動轉型升級,在城鄉建設上堅持生態宜居,在社會管理上促進文明和諧,在發展成果上實現全民共享。

      3、堅持以人為本,讓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人居環境更加優美,公共服務更加完善,社會治安更加穩定。

      4、發展旅游文化產業,構建以“黔陽古城”為核心,以文化創意、文化娛樂、藝術培訓為重點的產業發展體系。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第一品牌。推進生態旅游、休閑旅游發展,著力打造洪江市生態休閑旅游基地。

      5、全面拓展城市發展空間,進一步提高洪江加速發展的承載能力,推動城市創新發展、集約發展、和諧發展、統籌發展。

      6、中心城市發展,突出“一體兩翼”,堅持“打造龍頭、帶動城鎮、輻射農村”,小城鎮發展,強化“規劃建鎮、產業立鎮、特色興鎮”。

      7、以建設“美麗洪江”為目標,整合各類資源,建設集政務、城管、交通、環保、民生為一體的信息網絡,實現城市綜合管理數字化、網格化、精細化、標準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8、強化規劃引領,切實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監管力度。

      9、注重城市建設的投資效益,多建“精品”,打造城市亮點。

      10、加快城鄉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鄉暢通水平。

      11、加快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城市的服務水平。

      12、加快林業發展,建設生態文明,著力打造綠色洪江。

      13、加快城鄉治污工程建設,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四、深化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1、強化財政收入征管機制,努力實現應收盡收。

      2、優化支出結構,關注民生。

      3、支持經濟發展,大力培植財源。

      4、進一步整合支農資金,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

      5、拓展投融資能力,支持城鄉基礎設施建設。

      6、加快建立中小企業融資和信用擔保體系。

      7、加強財政支出管理和監督,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8、加快實施城鄉中小學布點規劃建設,大力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9、加強對教育的投入、管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10、辦人民滿意教育,大力推進教育改革。

      11、做好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的銜接工作,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矛盾。

      12、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做好失地農民生活保障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

      13、統籌推進城市社區、農村社區兩個平臺建設,不斷完善社區功能,開展和諧社區創建活動。

      14、切實保障困難群體、特殊群體、優撫群體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權益,提高低保標準,完善、健全低保制度。

      15、加快發展社會慈善事業,完善社會救助、救災體系。

      16、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破解制約發展瓶頸問題,實現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有效、方便、廉價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17、加強“菜籃子”工作,做好市場供應調控和監管工作,保障城市生活必需18、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發展農村公共事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19、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的方針,推進城市和農村的平衡發展。品的正常供應。

      20、加強對糧油、家畜、水產品等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切實保障市民食品、藥品安全。

      21、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保障城鄉居民飲水安全。

      22、推進文化、體育產業發展,加強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使群眾享受到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生活。

      23、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增強市民文明道德素質。

      24、逐步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

      五、完善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

      1、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端正對人民群眾的態度,認真做好信訪工作。

      2、進一步規范城市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抓好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工作。

      3、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監督,提高應對事故災難的能力。

      4、加強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開展和諧社區創建活動。

      5、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創建“平安洪江”活動。

      6、努力推進“六五”普法規劃的貫徹實施,積極營造和諧社會的法治環境。

      7、加強社區警務工作和綜合執法隊伍建設,嚴厲打擊“黃、賭、毒、搶”以及非法行醫、盜版、黑心作坊、假冒偽劣商品等不法行為,優化投資環境。

    來源:市政協

    編輯:肖焙麗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