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照
熱衷于游山玩水的我有一個癖好,但凡去過一次的地方,不想再去,也許是缺少新的期待,也許生怕觸碰了初次的美好。這次再去防洪堤可以說是無奈,可以說完全是為了滿足兒子。承諾了他去看櫻花,卻不能實現,只能彌補自己的虧欠。于我而言,心中的那片花海固然讓我迷戀,可終究不能如愿,只好作罷。
我是懷著幾分失落上路的,因為一次次的希望變成一次次的失望,正如希望越大,失望越多,強烈的愿望一旦落空,心情跌到了谷底。但我仍穿上了自己最喜歡的一件紅衣,也許不會有人看出這精致里裹著一顆脆弱的心。心里裝著別人的快樂,放不下另處的風景,可想而知眼前的景象有多么平淡無奇。加之去過一次,更無期待可言。猶記第一次去防洪堤的驚喜,雖是日暮,但入眼的都是欣喜,水中之小島,岸邊之花草, 堤上之雕欄,行人之歌舞,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盡,實在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今日還會如此美好嗎?是也好,非也罷,這個小鎮似乎除此別無去處。我幾乎不帶一物前往,就連相機也正巧不能用了,真是漫無目的前行,毫無興致賞景,唯愿兒子開心。
自校門前行數步穿越金穗新城,新建的樓房林次櫛比,新修的公路寬闊筆直,道旁的新樹綻放青綠,更有那正待新建的曠野郁郁青青,生機勃勃,頗有幾分小城風光。為不虛此行,還是忍不住用手機留念。站在草叢中,讓兒子用手機照了一張相片,想不到我的紅衣那般絢麗,似乎勝過之前所有的相片,一時竟有一種小小的滿足。繼續前行,在路人指點下,經過一條小巷,青灰色的磚墻斑駁滄桑,徑直通向遠方,悠遠深邃,意味綿長,仿佛歷盡滄桑的古巷,讓人浮想聯翩。瑣性站立其中,讓兒子記錄此行。
穿過小巷,一眼就看到了那寬闊的防洪堤和那滔滔的沅水。我們欣喜地奔過去,仿佛迷失的孩子撲向媽媽的懷抱,那么激動那么歡喜。這段防洪堤是之前沒有走過的,因為當時被紗廠攔腰截斷,也不知何時連通的。應該說那次的盡頭剛好是今天的起點。此段堤壩沒有前段的雕欄,只有簡單的圍欄,但堤下的植被更加豐富。滿野的油菜花零星散布,與綠相間,黃得耀眼,雪白的蘿卜花星星點點,夾著綠葉,白得迷人,成群的蜜蜂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嚶嚶嗡嗡,生機盎然。靜靜流淌的河水深沉有力,回旋的水渦咬嚙著沙石,發出如鼾的微響,仿佛輕柔的夢幻。輕風拂過,水面漾起層層漣漪,在陽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浮光躍金。水中央泊著的機船正在淘沙煉石,汽笛發出篤篤的聲響。對面的山巒依傍著沅水,連綿起伏,或濃或淡的綠色,隱含著初春的氣息,盤橫的公路時而駛過微小的車輛,隆隆的鳴聲清晰可聞。縱目望去,碧水東流,茫茫無涯,仿佛沅河之水天上去,奔流到頭不復回。
我們時而來到水邊,俯身傾聽輕柔的水聲,時而來到堤下,撫摸充滿綠意的植被。一片參天的白楊,直插云霄,枝頭的新綠展現著春的生機。坡上的野花雖然矮小,但我用仰視的角度,用手機拍出了它新的高度,那盛開的野花與大樹齊眉,一朵朵凌空綻放,笑傲蒼穹。看著自己的杰作,我忍俊不禁。沿著長長的堤壩前行,一望無際的長堤就是一道風景,長長的堤邊都是新栽的樹桿,雖然還沒有發芽,但應該不需要很久,春天來了,還會遠嗎?到那時,整齊的一片綠,生機盎然,定讓人心馳神往,盛夏來此乘涼,又迎著涼爽的河風,更是愜意無比。聽著央金蘭澤的一首《我愿》,我被帶入了無限的遐想,仿佛曾經有一汪大海在這里洶涌,亙古的歲月一步一步化作了一灣灣傳奇的港灣,巨浪凝成了山巒,感天地泣鬼神。我是在波濤洶涌的海邊?還是在遙遠的天路?我已忘記了自己在哪里,我愿是海的咆哮,像巨龍落地的吶喊,我愿是潔白的流云,輕輕游走在天邊。
不知何時結束了行程,不知怎樣回到了家里。只知道太陽很高,兒子很滿足。我也突來靈感,奮筆疾書,寫成《夢中的花海》,字字真情,句句肺俯,不見嵩山,勝似游歷。人生也許未必都是如意,期望越多,失望也越多,無所期待或許能收獲意外的驚喜。此時我不再期待去看櫻花,倒愿意那綻放的美麗永遠留在遠方,讓一切的美好定格在夢里,它的清純、高貴、美麗將是我永遠的春天。
來源:第六中學
作者:覃秀珍
編輯:肖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