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時節(jié),粽子飄香。不想去外面景區(qū)看那到處人頭攢動,于是回到故鄉(xiāng)的小鎮(zhèn),探望幾個多年的好友。
鎮(zhèn)上老街的小巷很有地方特色,多以姓氏稱呼為某家巷子。巷子里的景物格調幾乎都一樣,像棋盤交錯很容易讓人混淆。曾有一次步入其中,兜兜轉轉竟找不著回家的路,幾經(jīng)嘗試也不知最后走到那里,卻發(fā)現(xiàn)又從另一出口鉆出來,才曉得原來這條路也能走回家。憶起兒時的小巷就是歡快的樂園,那年的我們曾經(jīng)玩的很瘋,經(jīng)常會來些搗蛋的破事。當事的大人們知道了,也只是一笑,“準是那幫小子們干的好事!”然而,后果便是晚飯前,總有一兩家屋內(nèi)傳來父母憤怒的斥責及頑童沖天的嚎叫……
小鎮(zhèn)其實并不大,街上的小店也已開了多年,里面幾乎什么都賣。主顧間彼此都是老街坊鄰居,買不買東西不重要,每天經(jīng)過小店門前,熱情打個招呼后便拉張椅子坐下,或竊竊私語,時而又有爽朗的笑聲傳出,拉拉家長里短一待就是半天。臨了才記起還得買調料回家做飯,急忙拿瓶醬油匆匆跑開。“唉呀,看我這記性,只顧著跑回家,錢都忘記給你了”,“哈哈哈,一瓶醬油,多大點事啊,急么子哦”。于是,老街的小巷里,歡笑再次淌滿了一地……
傍晚,豪雨初歇。天空時不時還飄灑著絨絨細雨,不顧雨后到處的淋淋漓漓,人們早已循著粽香走出家門。路邊老梧桐的樹干枝葉已淋得透濕,葉子尖還掛著水珠。地上不時可見一汪汪的小水洼,雨后的小鎮(zhèn)濕潤如同濃淡相宜的水墨畫卷,各種長短粗細不一的線條勾勒出窨子屋那灰白斑駁的墻壁和青瓦堆砌彎彎上翹的屋檐,描繪了彎曲的青石板小巷,而深褐的木屋也以一種奇特的角度被傾斜,沅水一如碧綠的絲帶繞過小鎮(zhèn)靜靜流淌……畫中的人們悠然的走在路上,熟識的、陌生的,或停下來熱切的拉手拍肩,或相視點頭微笑而過。鎮(zhèn)上的人都很樸實,也豪爽。人們朝朝夕夕常相往來,也許前幾日才見過,今日卻又如同許久未見般熱情攀談,卻絕不做作,一切都那樣真摯祥和。
入夜,無眠。躺著床上,透過稀疏的窗簾隱約見著簇簇光亮,不知窗外是怎樣的奇異影像。天空的云遮住了月,星星也不知跑哪兒去了,只聽的撲騰的心跳伴著手機屏幽幽的光。摸黑踱到窗前,望著黑暗中的小鎮(zhèn),夜幕仿佛無邊無際,其實什么也看不見,只耳邊不時的傳來各種長短不一的蟲鳴,預示著靜謐小鎮(zhèn)這個不眠的夏夜。
索性起身披上衣走出門外,街道異樣安靜,幾盞昏暗的街燈立在旁邊,星星點點延伸至小巷拐角,照得巷子里石板明暗斑駁。這里的人們習慣很早休息,這個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關上了門,偶爾幾家窗戶透出明亮的燈光,里面?zhèn)鞒龃蚵閷⒌穆曇簟_@樣的夜,獨自走在路上是種別樣的體驗。空巷,孤燈,看著影子在自己身后被越拉越長,輕輕踏上石板的每一下都傳來回聲,遙遙更有幾聲犬吠穿越小巷。一縷晚風卷起了一角衣袂,飄落灰瓦上幾片落葉,有些微微的涼,不覺又讓我將衣服攏緊。雨后的空氣很清新,四處彌漫了花草甜香伴著泥土芬芳。野地幾道流螢如火般飄乎,繼續(xù)游蕩在這個仲夏的夜晚……
第二日早早醒來,睜開惺忪的睡眼,躺著聆聽外面各種細小入微的聲音,一切都輕輕悄然。起身,推開窗,和煦的陽光頓時輕輕灑在臉上。深深吸氣,享受清晨寧靜溫柔的時光,瞬間那幸福的感受仿佛讓人陶醉。小鎮(zhèn)仍在夢中,一眼望去的街上只有寥寥數(shù)輛人力車慢慢穿行其間,早起的人們默默的走在路上,似乎擔心驚擾到沉睡中的小鎮(zhèn)。遠方傳來叫賣發(fā)糕的悠悠吆喝,我努力張望卻怎么也望不見,不知隱在哪條小巷里。
望見這熟悉的街道,似是而非的景致,心中思緒萬千。而我,卻開始覺得與這個曾生活了十幾年的小鎮(zhèn)既有幾分親切,另又有些淡淡的悟不透。或許多年的分離,讓我與它不知覺間有了些陌生。往昔何昔,今夕又何夕。那座殘壁半圍的花壇是否早已鎖不住仲夏的姹紫嫣紅?那間教室的外墻上藤蔓是否又爬滿了深綠?那所亭院的石階前厚厚苔蘚是否累積了滿地暗紅的深沉?
努力的回憶思索,依稀那些兒時的影院,商店,學校,路旁小攤已如同泛黃的照片,早已在腦海里漸行漸遠,而記憶也再圈不住那些人和往事,那些與小鎮(zhèn)生生不息的默契已被現(xiàn)代城市生活一點點的流逝。想到這里,心中突涌起一絲淡淡的惆悵。沒頭沒腦間朝朋友問一句:我覺變化真大,有些不認得它了。朋友一愣,啞然失笑,說沒有吧,也許是天天待這兒,不覺的有。
來源:市移民局
作者:唐 輝
編輯:肖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