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故鄉的石拱橋

    作者:劉言 編輯:肖焙麗 2016-01-28 11:17:46

      

      遠離家鄉在外當兵的我,時刻思念著故鄉,思念著那座給我留下美好童年回憶的石拱橋。

      我家門前有條小河,水流清澈,魚翔蟹行。在小河與大河匯流處,流水緩慢,形成小潭。大河向東流,小河擠入之,交匯處沖積成一個石堆砌成的半島,島上雜草叢生,石林峭拔。小潭周圍有四棵古樹:兩棵楓樹,兩棵樟樹,相對而立,環境幽雅。在這風景迷人,水清山秀之地架起了一座“虹形”石拱橋。這座石拱橋修建于1980年,僅一個橋孔,橋長約20米,寬5米,銜接南北路道,成為幾十戶農家與外界聯系的唯一出口。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石拱橋為鄉親們帶來了交通便利,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益處多多。

      然而,小時候,石拱橋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在橋上與幾位小伙伴嬉戲,聽大伯、叔叔們講故事;在橋拱下,水面上劃船、游泳、釣魚……真是童趣無窮,樂趣無限。

      春天,漲潮的小河,洶涌地奔上大河。我們幾個小孩站在橋上觀看潮起潮落,時而聽到波濤拍打橋壁的“哐當”之聲,聲之美,猶如戰場嘶殺,酷似古樂齊鳴。原來的小潭變得不再溫婉,水流急轉,形成氣勢磅礴的旋渦。這時,我們常常各制做一條小船,從橋上放入水面,讓它飄泊。小木船直掛云帆,行至旋渦處時,往往會被這巨大的水流轉入水底,好長一段時間不再浮出。每當這時,我們幾個小孩就齊聲鼓掌,覺得煞是好玩。當小木船浮出水面時,我們又歡呼雀躍地指著它說:“浮起來了,快看!”當然,偶爾也會有兩條小木船不會被旋渦吞沒。每逢此時,我們小孩就撕開嗓子大喊:“我們勝利了!”現在想來,總覺得那時的成功和快樂是誰也說不清的。

      童年時代的我最喜歡夏天。夏天雖然炎熱難耐,但我們這些小孩總盼望著在夏天到河里游泳、避暑,石拱橋上,小河水里留下我們許許多多金色的回憶……

      童言無忌,我們山村里長大的孩子,童行也是無忌的。每當烈日當空,天空萬里無云的時日,我們這些“金童玉女”總是全身裸體,一絲不掛,赤著腳板來到河里游泳,或相聚一起共吐童言,或潛入水中追逐嬉戲,或分成兩對,大開水戰。往往把自己弄得很累了才找一塊干凈的草地朝天躺下來歇息。這樣置身于藍天、青山和綠水之間,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的恩澤,沒有一絲煩惱,讓自己成為一個自由人,那時候的孩童才是最真實的。

      當夕陽退去,最后一抹彩霞消失在西山之下時,村莊也逐漸清靜下來,山村的燈火次第亮開。盡管天空把黑幕拉上,遮住大地,仿佛要使沸騰了一天的人們,烤熱了一天的地球休息休息??墒?,夏日之夜是難以靜謐的。

      夏夜正是張網打魚的好時節。一次,我就和大哥到河里撒網打魚。大哥撒網打魚,我提著篾簍(注:用來裝魚的竹制品)跟在后面提魚。我們拿的是罩網(注:就用手把它清好往河里一撒,打撈魚的一種網。)用這種網是要技術的,從來沒用過或小孩子是撒不開的。另外,告訴你一個秘密,用這種網打魚還要懂得一些內行,要沿河往上撒,不要沿河往下撒。因為受水流的影響,將網往下撒,魚網則會被水沖起浮出水面,網里的魚就會迅速走掉。這一夜我和大哥沿河往上打魚,魚很多。在一小潭處還碰上渺貫鯽(一種很好吃的魚)產卵,一網就打到了好幾斤,真過癮。

      沿河是一片鵝卵石小灘,河水漫在灘上,我們老遠就聽到灘上一片噼哩叭啦的響聲。我和大哥輕輕走近一看,是花泥鰍產卵,滿灘都是。我倆好高興,大哥說:“難道是天下的魚今晚聯合起來聚會嗎?”

      我倆于是忙開了,大哥用網打撈,我則用手捉花泥鰍。但這種花泥鰍較小,又很溜滑,用手很難捉住它,我好不容易才捉住一條,幸好大哥用網打撈到了兩、三斤。這時,我們也累了,從夕陽落山一直忙到晚上十點多鐘。瞧一瞧魚簍里的魚,滿滿的一簍,我和大哥都開心地笑了。

      我們滿載而歸,踏著歡快的步子,頭頂一輪圓月,望一望眨著眼睛對我們微笑的滿天星星,我會意地笑了,為我們的成功而喜悅,為我在抓泥鰍時的無限樂趣而滿足。吃魚沒有捉魚味。捉魚要屬是我童年最有樂趣的一件事了。

      稍大一些,我們小孩就喜歡大爺、大伯和叔叔們給我們講故事。夏日的天氣還是那么燥熱,中午的陽光要把大地烤出火來。石拱橋旁邊的四棵古樹顯得格外蒼老,但他們仍然用它的身軀遮擋著石拱橋。偶爾有一陣陣微風吹過,石拱橋上格外涼爽。鄉親們總喜歡來這里歇息歇息,乘乘涼。有的大爺是從山上放牛路經這里時來歇腳的;大伯們或上山種地或下田除草回家吃午飯順便來這里乘涼的;我們這些小孩是專門跑來聽爺爺、叔叔們講故事的。雷鋒、黃繼光、董存瑞和邱少云的英雄故事,我最初就是從那時得知的。他們還講紅軍長征、抗美援朝的故事。有一位讀過書的大伯講了《水滸傳》的一百零八將,講《三國演義》的劉備、諸葛亮,講楊家將、講岳飛抗金……

      那時留下記憶最深的是我們共產黨領導的紅軍長征的故事,也就是從那時起,在我幼小的心靈深處埋藏著一個夢——長大了我也要當解放軍。像雷鋒那樣為人民做好事,像黃繼光堵槍口、董存瑞炸碉堡一樣壯麗一生……

      家鄉的石拱橋,給我留下美好的回憶太多,太多了。如今它變了,鄉親們在橋面上架起了木制結構屋式橋亭,柱子上雕梁畫棟,橋的兩頭均有一雙雄獅對立,變成了一座雄壯秀美的“風雨橋”!

      如今,我也離家當兵,實現了“長大后我也要當解放軍” 的夢想。但我現在時時想起那座石拱橋,想起那座在石拱橋上給我講故事善良質樸的父老鄉親們!

    作者:劉言

    編輯:肖焙麗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