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揭開雪峰山撩人的面紗

    副標題:記英雄山的前世今生

    來源:市史志辦 作者:陳海燕 編輯:肖焙麗 2018-06-22 11:31:40

      雪峰山地處湘中盆地的西面,南起湖南省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邊境之處的大瑤山,北止湖南與湖北交界的洞庭湖水之濱,東北起于安化縣.,西南至通道縣。綿延漣源、邵陽、隆回、洞口、洪江市等十九個縣市二百余公里,是湖南省最長最大的山脈。其主峰蘇寶頂海拔1934.34米,呈西南——東北走向,巍然屹立于洪江市境東南部,構成雄偉的天然屏障,有“雪峰天險”之稱。

      據考古發現,早在200多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初期,雪峰山就曾被冰雪覆蓋,至今沿有殘存的古冰川地貌遺跡。

    雪峰山蘇保頂

      一、遠古傳說中的神山

      傳說,很久很久之前,在湘西的崇山峻嶺之間,棲息著一只美麗的金鳳凰,她朝思暮想能夠見到東海一面。當她想要振翅高飛的時候,卻震怒了幽禁她的山神。怒不可遏的山神連夜造起一堵“高墻”想要阻攔她,金鳳凰急得一夜之間白了頭。這時,群峰飛雪被她所感動,滿山為之變色。這一堵高墻,就是后來的雪峰山。

      雪峰山有人類居住的歷史十分久遠,相傳西王母所居之地又名玉山。據《漢書&bull;地理志》和《說文解字》:玉山,在雪峰山區的武陵鐔成(今洪江市黔城鎮)。而《山海經》中也有關于與雪峰山相連的“南嶺和嶺南地區”中的“都廣之野”的記載,書中提到的“建木”(常綠喬木,其狀如牛)也是雪峰山和嶺南地區所特有的“建柏”。

    《山海經 西山經 建木》

      二、春秋戰國時的楚山

      春秋時期,楚國的國君楚文王從其父親楚武王處繼承王位后,喜不自勝,常帶著獵犬到洞庭湖以南的大山來打獵,三個月都不肯回去。后來他得到一位叫“丹之姬”的美女后,也帶著她一起來打獵,一整年都不上朝。直到有一位叫“保申”的先王顧命大臣冒死直諫,文王才番然醒悟,隨即殺死了獵犬,折斷了弓箭,放逐了“丹之姬”。因為這里是文王游獵的山,又是楚國南部最高的山,所以被古人稱為“楚山”。事載《呂氏春秋&bull;直諫篇》。

      唐朝時,著名的詩家天子王昌齡曾寫下“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钡那Ч琶@里的楚山,指的便是雪峰山。

    芙蓉樓送辛漸

      三、秦漢之后的古梅山

      梅山由“羋(mi)山”音轉而來,“羋山”實指楚人居住之地,漢高祖封番將梅鋗(xuan)為“梅王”,梅鋗所封之地正是古楚“羋山”所山,因此,雪峰山也由楚山變成了梅山。

      《宋史&bull;梅山蠻傳》明確記載:上下梅山峒蠻,其地千里,東接潭(今長沙一帶),南接邵(今邵陽一帶),其西則辰(今洪江市一帶),其北則鼎(今常德一帶)。即今天洞庭湖以現,南嶺山脈以北,湘、沅二水之間成西南——東北走向的雪峰山區域,就是歷史上的梅山。

      事實上,直到民國以前,雪峰山一直叫梅山,湖湘文化中自古以來存在著一種神秘古樸的民間原始文明文化形態,稱為“梅山文化”,它的中心地帶也正是雪峰山東北部分。

      1995年10月,由中法兩國學者發起的第一屆“梅山文化研討會”在邵陽市新邵縣舉辦,吹響了海內外梅山文化研究的號角。

    梅山圖

      四、抗日戰爭的英雄山

      雪峰山對于整個中國來說,都是一座英雄之山。在這里,中國軍隊徹底摧毀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戰爭意志。當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從北到南,如入無人之境,直到碰到雪峰山這座銅墻鐵壁。

      湘西會戰,也稱“雪峰山會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最后一次會戰。戰爭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中日雙方參戰總兵力28萬余人,戰線長達200余公里。

      中國抗日軍民,充分利用雪峰天險,在雪峰山復雜的高山深谷之中,層層設伏,巧布戰場,使日本軍隊進入雪峰山區域之后,如同進入一座巨大的死亡迷宮。在王耀武指揮下,湘西會戰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殲敵3萬余人?!把┓迳綍稹钡膭倮麡酥局袊谷照鎽饒鲇煞烙D入反攻階段。

      青山有幸埋忠骨,無數的抗日英雄也在這里灑下了一腔熱血。巍巍雪峰,見證了中華兒女保家衛國的決心和意志!

    來源:市史志辦

    作者:陳海燕

    編輯:肖焙麗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