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dāng)前位置:

    竹林深處春筍香

    來源:洪江市新聞網(wǎng)訊 作者:李林 張麗珠 編輯:肖焙麗 2019-05-06 15:31:34

      洪江市新聞網(wǎng)訊(記者 李林 通訊員 張麗珠)一年之鮮筍先嘗,鮮嫩爽口味最香。

      竹筍一年四季有,唯有竹林深處的春筍最入肴。春筍氣味清香、質(zhì)地鮮嫩、口感脆爽,得自天成,正所謂“嘗鮮無不道春筍”。它是春天最時令的蔬菜,不僅能防治便秘,而且可降低與高血脂有關(guān)疾病的發(fā)病率,備受人們青睞。一道春筍炒臘肉,更是山里人家的待客佳肴。

      在云霧彌漫的洪江市黔城鎮(zhèn)板橋村600米以上的水源山,泥土泡得發(fā)脹,竹林深處空氣清冽。春雨淅瀝,不僅把這深山里的綠意洗滌得更盎然,也讓竹筍開始破土生長。

      農(nóng)事還沒開始大忙,春耕剛進(jìn)入備耕階段,當(dāng)?shù)匾恍┺r(nóng)戶會經(jīng)常到竹林里挖春筍。66歲老人龍章福,有著三十多年的挖筍經(jīng)驗(yàn)。近日一大早,他扛著鋤頭,背著竹筐往竹林深處走去。

      天時地利的不同,使得每年春筍生長期有早有晚。此時的春筍有些已經(jīng)破土冒頭,有的筍頭還藏在土里。挖筍如尋寶,哪里埋著好筍,經(jīng)驗(yàn)豐富者憑竹色、土壤隆起、裂縫等蛛絲馬跡便可尋得。

      春筍的生長對土壤有著很高的要求,不同的土壤長出的筍子口感也大不一樣。龍章福告訴記者,挖春筍要看竹子的葉子,青的就有筍子,黃色的就沒有筍子。黃土里面生長出來筍子就格外好吃,在黑土里長出來的筍子口味就差些。

      話還沒說完,龍章福便發(fā)現(xiàn)了目標(biāo),一根長出泥土十多厘米的大竹筍。他先用鋤頭將筍周圍土刨開,直到看見春筍的根部,便順著筍周往下深挖。

      “一定不能傷到新筍及竹鞭,以免影響成年竹子長勢。”龍章福邊說邊對準(zhǔn)根部用鋤頭鋤斷根部,將春筍連根挖起。“你看,這筍殼淡黃中帶白色,筍根全白,這種春筍的肉又白又嫩,味道最為鮮美,是我們挖筍人的目標(biāo)和最愛!”

      作為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粗纖維素的“山珍”,春筍做法不同,風(fēng)味也各異,炒、燉、煮、燜、煨等皆成佳肴。但與春筍配,最好的是臘肉。臘肉燒春筍,是至味,也是絕配。

      將筍子去皮,剝殼,露出圓墩墩白玉似的筍肉,新鮮還泛著滑嫩嫩的綠。切成薄片,加以少許臘肉,在柴火灶上進(jìn)行簡單翻炒,春筍吸油而清鮮依舊,臘肉減了油味而不覺其膩。夾一塊春筍,細(xì)細(xì)咀嚼,脆而嫩,汁水飽滿,其獨(dú)有的鮮香與臘肉的煙熏香交融在一起,篤悠悠地在舌上流連婉轉(zhuǎn),只覺妙不可言,是一道下飯待客的極品菜。

      春筍香鮮漫舌尖,鄉(xiāng)野“山珍”人醉戀。趁著大好春光,來洪江市吧,到山村竹林里去體驗(yàn)一番挖春筍的感覺,享受一頓新鮮出爐的竹筍宴,感受一下大山竹海的情懷和生機(jī),讓自己的生活多添些新鮮和喜悅!

    來源:洪江市新聞網(wǎng)訊

    作者:李林 張麗珠

    編輯:肖焙麗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wǎng)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