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蕨
作者:谷雨坡
每當?shù)谝豢|春風吹進殘雪消融后的十甲院子,萬物就蘇醒了。光禿禿的梨樹枝丫上,嶙峋突兀的老桃樹,綴滿了小小的花苞。綠色的花萼包裹著欲含怒放的花苞,木蘭溪里的汩汩水流,也變得明澈輕快,讓我感覺到,雖然冬季的腳步剛?cè)ゲ贿h,但春的序曲卻已經(jīng)開始輕輕地奏響。
稻沖里面的門檻巖山上,一叢叢零亂消瘦的枯草,一樹樹枯葉落盡的小灌木,遠遠望去還是一片蕭瑟荒涼。雖然有些枯草叢里冒出了點點小嫩草,一些樹枝上也已經(jīng)有了數(shù)點苞芽,但春的墨綠似乎還沒有浸染過來。
早春的天氣時而煙雨連綿,到處都是濕漉漉的,讓人感到春的柔潤;時而暖陽高照,恍惚之間,大地就褪去了冬的臃裝,山間草木都在靜悄悄地萌動。在稻沖的門檻巖山上,在山坡上那些枯萎的蕨草叢中,一夜之間就冒出了許多像龍爪,更像五線譜里的音符一樣的春蕨。如果不走進這山里,你是發(fā)現(xiàn)不了這如音符一樣靈動跳躍的春蕨。
春蕨,是春天里的大地上第一個冒出來的信使。即使消瘦的冬季末梢還伸手可觸,山上還是沉寂的枯黃一片,但只要幾縷初春的陽光,春蕨就從會從枯草叢里鉆出來。一根根如春天里一個個的小精靈,沿著山坡,向著遠方排列而去。
春蕨,在雪峰山下的十甲院子又叫糯米蕨、蕨菜,是蕨類里面的一種,也是唯一可以食用的蕨類。因其剛從地里鉆出來的時候,蕨桿比其它的蕨粗,又如糯米一樣的白,所以就叫它糯米蕨。能長出春蕨的地方,一般是在頭年長著蕨草,在冬天又枯死了的地方。越是枯蕨葉多的地方,春蕨就越多。枯蕨葉越厚的地方,長出來的春蕨就越肥壯,也就長得高。如果不采摘的話,有些可以長成一個人那么高。
蕨類植物是植物中主要的一類,是高等植物中比較低級的一門,是最原始的維管植物。大都為草本,少為木本。一般生長在森林的邊緣處,土壤不能太干燥,山背陰濕的地方最適宜。
春蕨在我國古書早有記載。《爾雅》云:“蕨,鱉也,菜名。”陸佃《埤雅》云:“蕨初生無葉,狀如雀足之拳,又如人足之蹶,故謂之蕨。周秦曰蕨,齊魯曰鱉,初生亦類鱉腳故也,其苗謂之蕨箕。”《詩》云:“陂彼南山,言采其蕨。”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蕨,處處山中有之。二、三月生芽,拳曲狀如小兒拳。長則展開如鳳尾,高三、四尺。其莖嫩時采取,以灰湯去涎滑,曬干做蔬,亦可醋食。其根紫色,皮內(nèi)有白粉,搗爛,再三洗澄。曬成粉狀,蕩皮做線食之,色淡紫,而甚滑美也。野人饑年掘取,治造不精,聊以救荒,味即不佳耳。”
春蕨的季節(jié)性很強,初春的太陽照幾天就會破土而出。從土里冒出來之后的兩天時間內(nèi)是最佳采摘時間,也是最嫩的。如不采摘,不用多久,春蕨的爪葉就會散開來,變成茂盛的蕨草。頭年剛長出來的蕨草,是喂養(yǎng)牛、羊最佳的牧草之一;又是鋪豬、牛、羊欄的好草料,可以積成家畜糞,是一種最好的農(nóng)家肥。施了這種農(nóng)家肥的莊稼和蔬菜,長得格外鮮嫩和茂盛,結(jié)的果實也大,并且味道濃,是最純真的有機農(nóng)產(chǎn)品。
采摘蕨菜的最好時間是早晨,這個時候的蕨菜最鮮嫩。采摘回來的蕨菜,要馬上加工,擺久了,會變老,浪費很大一截,沒有料。炒蕨菜要的油比其它的菜要的多,在我小的時候,記憶中的蕨菜是不能多吃,也炒得少,因為家里沒有那么多的油放,因此父母也不會要我們?nèi)ゲ烧Р恕?/p>
蕨菜炒臘肉,是十甲院子里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把新鮮的蕨菜采摘回來,擇好之后,放到水已燒開的鍋子里滾一水,用漏勺舀出放入盛著涼水的洗菜盆里。用手把蕨對半撕開,切成二公分長即可。準備幾根洗凈的野蔥,它可增加這道菜的香味。把洗好的臘肉切成厚薄適度的小塊,用水煮成八成熟舀出鍋。用水把鍋子洗凈燒干,倒入菜油,同時把斬成小段的干紅辣椒丟進鍋里,翻炒幾遍,把干紅辣椒的香味爆出之后倒入臘肉。等臘肉炒出油的時候,即可放備好的蕨菜,在要出鍋的時候,放入野蔥,這道菜就做成了。臘肉以及臘肉油的特有香味,加上時令春蕨、野蔥的鮮味,干紅辣椒的辣香,就成了一道聽到菜名就會咽口水的傳統(tǒng)名菜。
初春時節(jié),在雪峰山下的十甲院子里,山上到處都有春蕨采摘。春蕨可以吃新鮮的,也可以制成干蕨菜和酸蕨菜。干蕨菜好做,把采摘回來的春蕨放到開水里焯一水,舀出切成小段曬干即可。干蕨菜可以清炒,也可以炒肉,最好的味道是用來做扣肉的碗底菜。酸蕨菜的做法與干蕨菜稍有不同,只要曬八成干,之后加入少許食鹽,用手拌勻,再放到菜壇子里密封好,兩周之后,酸度適中的酸蕨菜就做成了。
春蕨,總是隨著春天的第一縷風破土而出。她既是春的信使,也是春天來到的序曲。那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的春蕨,總是讓季節(jié)和鳴著一段春暖花開的旋律。春蕨也是一種鄉(xiāng)愁,能使身在異鄉(xiāng)的游子,記憶著家鄉(xiāng)的味道。
來源:文學園地
作者:谷雨坡
編輯:劉斯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