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8月20日至25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京召開。大會擁護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所確定的同國民黨合作的方針,決定社會主義青年團員同共產黨員一樣,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并在加入后,仍保持團的獨立性,同共產黨的言論行動保持一致。
1940年8月20日至翌年1月下旬,為打破日軍的“囚籠政策”,克服國民黨政府對日妥協投降的危險,八路軍在華北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進攻作戰。因八路軍參戰部隊達到105個團約20余萬人,故稱“百團大戰”。僅前3個半月,就進行大小戰斗1824次,斃傷日偽軍2.58萬人,俘虜大批偽軍和日軍,破壞鐵路474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車站、橋梁、隧洞260多處,摧毀了大量敵堡和據點,嚴重地破壞了正太鐵路和井陘煤礦。這次戰役給敵偽以很大打擊,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其所領導的軍隊的威望,對堅持抗戰、遏制妥協投降暗流、爭取時局好轉,起了積極作用。
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批準《關于林彪反黨集團反革命罪行的審查報告》,決定開除林彪及其反革命集團主要成員陳伯達、葉群、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等人的黨籍,撤銷他們黨內外的一切職務。
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稕Q定》指出,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是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
2008年8月20日,華國鋒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華國鋒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曾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
2010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并通過《關于黨的基層組織實行黨務公開的意見》。會議指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黨務公開是黨內民主的重要內容。黨的基層組織實行黨務公開,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是擴大黨內基層民主、保障黨員民主權利、增強黨的基層組織生機活力的客觀需要,是實踐黨的宗旨、密切黨群關系、促進基層和諧穩定的有效途徑,是加強黨內監督、規范權力運行、推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舉措。
來源:中央黨史研究室
編輯:肖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