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攝界達人”楊錫建:用鏡頭記錄時代發展

    來源:懷化新聞網 編輯:唐藝芬 2021-09-05 09:31:01


    GetAttachment (2)_副本

    他是一名有近40年黨齡的黨員,也是黨媒宣傳中一名基層的老攝影通訊員。

    他不忘初心,總是騎著一輛摩托車、背著一個標配的長背包,風里來,雨里去,在新聞釆訪報道的道路上奮力前行。

    30年來,他先后騎行、更換4輛摩托車,行程20多萬公里,踏遍洪江市的山山水水,建立起有20多萬張圖片的洪江市經濟社會發展圖片檔案庫,用心、用鏡頭時刻記錄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

    退伍地方開始熱愛新聞攝影

    GetAttachment (3)_副本

    楊錫建1983年退伍,先后在洪江市岔頭鄉企業管理站、玉龍巖電站建設指揮部、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工作。憑著對新聞攝影的熱愛和追求,1989年底自費北京購買第一臺日本理光單反膠片相機,開始從事業余新聞攝影報道。1992年,楊錫建被推薦參加湖南日報社舉辦的新聞攝影通訊員培訓班學習,當年在《湖南日報》發表新聞圖片。1994年11月9日,安江農校紀念建校55周年,楊錫建的一張《希望之光——袁老師與他的學子們》被《中國科學報》頭版采用,由此邁出了從事業余新聞攝影報道的堅實步伐。

    GetAttachment (4)_副本

    2005年5月2日,洪江市人武部、文明辦、團市委開展“萬名基干民兵、青少年紅色之旅”活動在沅河鎮紅軍標語前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楊錫建拍攝時不慎從凳子上摔倒,導致右手肘關節粉碎性骨折,他堅守崗位兩天一夜,獨手拍照、發稿直到活動結束,經過7個多月的治療仍然落下了右手終身殘疾,但他無怨無悔。為宣傳推介黔陽古城文化旅游資源,他先后10余次攀登黔陽古城對面山頂移動電信塔頂拍攝創作,其作品《黔陽古城》《古城節會三月三》先后在長沙、上海、北京等地和東南亞5國巡回展出。

    在部隊軍事比武中榮獲過“神槍手、神炮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被部隊評為“四有、三講、兩不怕”先進戰士的楊錫建,在地方同樣不忘入黨誓詞,堅守用鏡頭傳播正能量,經常下鄉進村,用大量的圖片和文字記錄了鄉村發展與振興,助力洪江市扶貧脫困、鄉村產業、特色產品的宣傳與推介。

    聚焦洪江市重點項目建設

    GetAttachment (5)_副本

    在楊錫建的鏡頭中,聚焦報道洪江市重點項目建設,成為他的攝影報道特色。在安江電站建設項目中,他先后35次到工地現場,用8000余張圖片記錄了僅用2年時間建成投產發電的“安江速度”;在托口電站建設工地,他用數萬幅圖片,記錄了工程建設者和廣大干部群眾可歌可泣的生動事跡;為了拍攝報道湖南海拔最高的蘇寶頂風能發電場建設場景,他常常是天不亮就出發,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數十次克服高寒地凍進行拍攝。

    30年來,他為攝影夢孜孜不倦,追光逐影,批準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簽約攝影師,多次獲評湖南日報“十佳”優秀通訊員,被懷化市級以上媒體采用稿件達5000余幅,其中紙質黨報黨刊2900多篇,在各級影賽中獲獎作品達300多幅,為宣傳推介洪江市作出了積極貢獻。

    退休不褪色攝影報道激情不斷

    GetAttachment (6)_副本

    2018年7月,楊錫建在文旅廣體單位正式退休。但他依舊不忘初心,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攝影創作激情不怠,為洪江市經濟社會發展鼓與呼。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楊錫建每天逆行在大街小巷、村組社區,用影像傳達實況、傳遞真情,留下了珍貴的歷史影像。為促進疫情防疫期間復工復產工作,他進企業、農村和社區拍攝復產復工場景,一幅題為《農民工返崗,有活干有錢賺》作品被《人民日報》采用,并入選人民日報社總編室制作出品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2020影像》網絡新聞產品。

    為了“扎得深、拍得真”,楊錫建扎根鄉村田間地頭采訪,拍攝群眾開墾荒田、種植水稻的場景,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其中深渡苗族鄉退伍老兵向長根帶領村民《高山種稻,脫貧摘帽》的圖片在《人民日報》上發表。在抗洪搶險期間,他多次獨身一人往返安江、洗馬、托口等鄉鎮,報道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實施救援的動人場景,其作品《3小時轉移1300余名學生》《災后生產自救》被《湖南日報》采用。

    有一次為拍攝報道鄉村干部群眾搶收中稻的場景,楊錫建早上5點多鐘,從黔城騎上摩托車趕往大崇鄉盤龍村采訪拍攝。上午10點多鐘,在退伍軍人謝啟林稻田收割中稻中,楊錫建因選擇拍攝角度、從收割機旁狹窄的田埂上走過時不幸摔傷,致使左手4個手指被收割機刀片切斷……

    兩年多來,楊錫建先后在《人民日報》《湖南日報》等紙質黨報黨刊發表作品350余幅。其中,在中央紙質媒體上稿達20篇,他退休不褪色,繼續用鏡頭記錄、傳播洪江市脫貧攻堅、鄉村建設和群眾砥礪奮斗的火熱實踐,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回望自己走過的路,很坦然,也很欣慰。盡管現在肢體殘缺,但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倘若有一天,當人們問起,我可以驕傲地說:為了黨的新聞事業,付出了左手與右手,仍然感到無限榮光和自豪!”面對記者釆訪,楊錫建道出了從事新聞攝影報道的心聲。(記者陳甘樂)


    來源:懷化新聞網

    編輯:唐藝芬

    0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