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有的返鄉創業帶動鄉親致富,有的扎根基層為鄉村振興發光發熱,有的變身“男保姆”成為老人的“守護者”……他們共同的名字是退役軍人。
7月31日,洪江市第二屆“最美退役軍人”“最美擁軍人物”發布儀式舉行。
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今天是八一建軍節,記者傾聽洪江市3名“最美退役軍人”的故事。
整理:羅藝瑤 李林
從“兵哥哥”到“種菜能手”,帶領鄉親奔上致富路
口述:蔣建林(洪江市大崇鄉石板橋村退役軍人)
頒獎詞:
燕子銜泥,反哺鄉親。從青山綠水中走來,到軍營沖鋒陷陣;從“兵哥哥”到“種菜能手”,再到致富不忘百姓,你用赤子的情懷扎根腳下這片土地,用軍人的堅毅踐行了鄉村振興使命!
我叫蔣建林,1982年出生,2001年入伍,2003年退伍。
軍旅生涯,是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勇敢、堅韌的品格已經融入我的身體。
因為長期在外務工,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愈來愈濃。得知政府正在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我干脆決定返鄉創業。
2016年,我回到家鄉洪江市大崇鄉石板橋村向家灣組,開始種植蔬菜。
創業之初,我經過大量的調研后發現,村里還沒有人規?;N植蔬菜。于是,我選定了蔬菜作為種植方向,說干就干,開始了試種。
萬事開頭難。大規模的蔬菜種植,需要考慮土壤溫度、雨水等多方面的因素。一塊菜地從出現病蟲害到全部枯黃,可能只需要短短幾周時間。
我走訪同行,結交了許多同行業的朋友,向他們取經,將探討來的經驗與方法記錄下來,在自己試種的菜園中進行實踐、改良。如今,我總算摸索出了專業而高效的種植方法,并不斷改善種植技術。
比如,像今年雨水比較多,就需要定期查看大棚里的溫度,不然蔬菜很容易死去,高熱高濕的環境下蔬菜很難生長。
帶動周邊村民共同致富,是我創業之后的價值取向和奮斗目標。我的蔬菜基地有幾十畝土地,是租賃了村里80多歲老人們的。我每年固定給予老人們租金,一方面不辜負老人們對土地的情感,另一方面也讓老人們有一些收入。
同時,我還聘請員工30余人,這些員工,都是石板橋的村民。
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和多方拓展努力,如今,我的蔬菜基地已成為石板橋村最大的蔬菜基地。我們也成了安江鎮超市的固定供貨商,與懷化一些采購商維持著穩定的合作關系。
從軍人到“男保姆”,他是老人最溫情的“守護者”
口述:郭詩明(洪江市紅巖養老服務中心院長)
頒獎詞:
從軍營到敬老院,從軍人到“男保姆”,你發揚人民子弟兵為人民的優良傳統,用愛心、善心、耐心及軍人的初心,呵護最美“夕陽紅”,鋪就了一條弘揚敬老愛老的愛心之路,是老人最溫情的“守護者”。
我叫郭詩明,1963年12月出生,洪江市黔城鎮菊花村人。我于1981年10月應征入伍,1987年1月退伍。
退伍后,我在政府部門工作了7年,而后因其他原因外出經商。2016年,我被黔城鎮人民政府聘用為洪江市紅巖養老服務中心的院長。我放棄在外的高薪,成為大伙口中的“男保姆”。
洪江市紅巖養老服務中心設置床位86張,現入住老人84人。
每天早上,我都帶著笑容,走進老人的房間,讓老人們以微笑、愉悅的心情開啟新的一天。
我視老人為親人,細心、耐心地照護著院里的每一個孤寡老人。
王娭毑從小疾病纏身,癱瘓在床。我們將她接入院中,經過悉心護理和照顧,她現在已經能夠扶墻扶欄走動了。
老黃2023年因不小心摔倒在地,造成右腿斷裂,送往洪江市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經醫生診斷為終身癱瘓再也不能下床。
出院后,我堅持照料他的日常起居?,F在,他已經能拿著拐杖走路了。他對我說:“要不是你無微不至地照顧我,開導我,我根本站不起來了?!?/p>
為了豐富老人的精神生活,讓老人保持心情愉悅,我還經常組織老人做游戲,做手工,做老年操。
作為一名“男保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我們照顧的老人,長期生活在農村,很難適應集體生活。他們一部分人還有殘疾,難以溝通。
我就一直陪著他們,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慢慢取得老人們的信任。
如今,通過溝通了解,慢慢地,養老院的每位老人都把我當成了自己可以信賴的家人。大家相互攙扶,相互關心愛護。
農村養老工作,看似平凡、細微。這平凡而細微的工作,我愿意以滿腔熱血,以愛心、善心、耐心去對待。
從軍人到“兵支書”,他辦成了洪江市第一家村辦水廠
口述:蔣紹春(洪江市熟坪鄉尚保村黨支部書記)
頒獎詞:
曾經,一身戎裝,在綠色軍營綻放最美青春;如今,褪下戎裝,奮戰在熟坪尚保村。從軍人到“兵主任”再到“兵支書”,你敢為善為,以軍人初心使命推動鄉村振興,帶領村民增收共富奔小康!
我叫蔣紹春,洪江市熟坪鄉尚保村人,今年48歲,1993年12月入伍。正是經過在部隊的3年磨煉,培養出了我艱苦奮斗的作風和敢為人先、腳踏實地的品格。
2005年,我當選為尚保村村委會主任。
擔任村主任后,我決定從群眾關心的出行難、上學難、飲水難、增收難等問題入手,著力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
通過全村父老共同努力,在任村主任的15年中,我們努力爭取政府項目投資1200余萬元,群眾自籌300余萬元,完成了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硬化組級公路11公里;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和農電網升級改造工程,確保1200余人的飲水安全和用電保障;對72戶舊房進行了提質改造。
2020年,我出任尚保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我認為,尚保村要走在洪江市農村發展的前列,就必須發展產業,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帶動和引導農民致富。這樣才能在農村新的發展潮流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我瞄準林下經濟這個朝陽產業,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2020年,村里流轉土地1000畝,積極探索“支部+合作社”的發展模式,成立了專業經濟組織,村集體占股30%。成功引進金銘中藥材有限公司,投入1000萬元發展黃精、白及500畝。
2021年,我們村爭取上級資金100萬元發展冰糖柚80畝;建立木姜子樹基地200畝。
2023年,村里群眾種植玉米達300余畝、油菜200余畝、西瓜100余畝,村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萬余元,村集體經濟增收20萬元。
2022年,我們開始籌辦山泉水廠。辦山泉水廠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問題。為此,我們奔走在各部門和幫扶后盾單位,爭取各方支持?!熬\所至,金石為開”。通過近兩年的不懈努力,水廠的建設得到各部門的大力支持,籌集到資金250余萬元。工程于2023年10月順利動工,2024年底工程將竣工并投入運營,成為洪江市第一家村辦水廠。
近年來,我先后獲得“優秀科技示范戶”“優秀產業發展指導員”“洪江市鄉村振興擔當作‘好支書'等榮譽稱號。
記者手記:
聽了洪江市3名“最美退役軍人”的故事,我認為,這些退役軍人變化的是“戰場”,不變的是軍人的本色與信仰。
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今天,我們要進一步在全社會營造宣傳“最美”、學習“最美”、爭當“最美”的濃厚氛圍,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講好退役軍人故事,展現退役軍人風采。
來源:掌上懷化
作者:羅藝瑤 李林
編輯:蔣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