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世界稻都”“詩畫洪江”,如詩如畫的山水人文,使得洪江市與眾不同。
9月27日,第三屆懷化市旅游發展大會將在洪江市召開,一場助力懷化旅游“金三角”高質量發展的盛會即將開幕,一幕絢麗多彩的文旅盛況將在這里激情綻放。
從一域的“詩畫洪江”到懷化旅游“金三角”舉旗者,這其中,到底經歷了哪些改變?
▲洪江市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燈光璀璨。(楊錫建 向華 攝)
壹?
北緯30度線是一條神奇的緯線。它不僅是一條自然之美的分界線,更是一條文化與歷史的交匯帶。
它沿線塑造了獨特的人文風景與地理文化,從古老的文明遺址到多彩的民俗風情,從豐富的物產到獨特的飲食文化,都在這條緯線上綻放出各自的光彩。
洪江市正好處在這一緯度上。沅江的高臺上,高廟遺址博物館靜靜佇立,高廟貝丘、白陶鳳紋等文化珍寶,向世人講述著遠古先民的故事。
隔江對岸是安江農校。71年前,從西南農學院畢業的袁隆平來到這里,從事教學和科研長達37年,在這里選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自此開啟了與雜交水稻的不解之緣。
▲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們。??
這里曾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重要戰場之一,安江戰時指揮部曾指揮了抗戰時期正面戰場的最后一次大規模會戰——湘西會戰。這里也是懷化的出發地——原黔陽地區地委、行署所在地。
人杰地靈,物華天寶。洪江市因其良好的生態,被譽為世界罕見的“生物物種遺傳變異活躍區”,有“生物基因庫”“物種變異天堂”之稱,這里也是雜交水稻發源地和中國水果之鄉。
然而,處在文旅熱帶,手捧文旅資源“金飯碗”的洪江市,前些年文旅產業卻一直“不溫不火”。
以旅游資源富礦著稱的安江,由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地委行署北遷懷化、上世紀九十年代市治西遷黔城等歷史原因,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相對滯后。
打通堵點、補齊短板,更需要用大智慧,點石成金。
貳
沒有哪個地方不想成為游客心中的“詩和遠方”。
那么,洪江市如何補齊短板,擴大旅游業發展優勢,讓“不溫不火”變成“熱辣滾燙”?
透過第三屆懷化市旅游發展大會,我們可以找到幾條主線。
▲9月22日,洪江市“鳳鳥朝陽 豐收稻香”2024美麗鄉村健康跑在安江農校千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基地舉行。(楊錫建 向華 攝)
梳理式改造,打通“最后一公里”。
洪江市梳理啟動了城市面貌提質改造工程、高廟遺址博物館、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安江農校雜交水稻紀念園、金種子研學基地等28個重點項目建設。這些項目,涵蓋了“吃、住、行、游、購、娛”各要素,使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品質和文化內涵上升到新的高度,帶動歷史遺址展示、歷史文化體驗、旅游休閑度假等業態發展。在鄉村,洪江市以梳理式改造為抓手,對村莊現有建筑、規劃、景觀等進行盤點整合,通過“拆改建保”的方式,實現村莊的改造和提升,構建了處處有景、處處是景的全域旅游格局。
人居環境整治,留住“一半煙火一半詩”。
洪江市以市場投入為主、政府參與為輔,全面提升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把資源優勢變成可持續發展優勢,上演了一個個“點綠成金”的故事。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以來,洪江市拿過四次紅旗,承辦過兩次懷化市現場會、一次全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模式(湖南懷化)研討會,成為懷化各縣市區中的翹楚。
不僅如此,洪江市還以環境提升為突破口,將人居環境、觀光旅游、紅色黨建等緊密結合起來,以市場思維運作鄉村文旅,全力打造安江—沙灣、黔城—沅河、深渡—龍船塘3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如今,很多游客都熱衷于來洪江市尋找“向往的生活”,一家家民宿、村吧、作坊、藝術書店讓人仿佛忘記時間的流逝,不僅可以開窗見景、出門見綠、抬頭見藍,還能體驗“歸隱入田園”的閑適感、“最撫凡人心”的煙火氣,在寄情山水中安放身心。
▲洪江市安江鎮新華書店隆平店。
“三資”盤活,讓“沉睡資源”變成有效資產。
把青山變金山、把資源變資產,才算真正盤活“存量”,端住“老天爺”賞的“飯碗”。
洪江市持續用好“用、售、租、融”四種方式,把盤活國有、集體“三資”作為穩增長、防風險、保民生的關鍵支撐。
同時,以懷化旅游“金三角”建設為契機,將黔陽古城、雪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景區經營權通過“統一管理+市場化運營”的模式,交由國有企業實體化運營,通過三資注入、協議轉讓、招商引資、建設經營等方式,助力打造國家級休閑旅游度假區。
依托安江農校、高廟遺址、黔陽專署舊址等旅游資源,整合黔陽五中、文武學校、安江塑料廠等存量資產,通過“資產購置+改擴建”方式,啟動建設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高廟遺址博物館等標志性工程,建成運營安江農校游客中心、禾下盛宴街、稻香民宿、天工開物研學營等一批項目。
▲安江農校(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雨 攝)
現在,沉浸式旅游、夜間旅游、研學旅游等新業態在洪江市已成常態,游客的體驗值不斷“拉滿”。
如今,行走在沅江兩岸、雪峰山間,感受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品味的是幸福的味道。
叁
大膽破局和真抓實干帶來了文旅產業的強勁發展。2024年上半年,洪江市共接待游客380萬人次,同期增長46.72%;實現營業收入36億元,同期增長44%。僅“五一”假期就接待游客超過46萬人次,洪江市文旅市場“熱”力十足。“熱度”的背后,這幾個“關鍵詞”值得關注。
高水平規劃引領。
洪江市制定出臺《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將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作為建設懷化旅游“金三角”、湖南農耕文化旅游名片的標志性工程。
不僅如此,還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優化194個村莊規劃布局,編制《洪江市鄉村全域規劃》,對村莊布局、功能定位、產業發展統籌謀篇,將農房風貌、院落景觀、文化挖掘等元素集中融入到美麗村莊創建工程中。
通過農旅融合、文旅融合發展全域旅游,實現全領域、深層次的沉浸式體驗與產業融合,已經成為洪江市人發展文旅產業的普遍共識。
▲安江鎮千畝高標準雜交水稻。(楊錫建 向華 攝)全方位宣傳吸睛。
2023年以來,洪江市相繼舉辦湖南衛視“新春走基層”、中國農民豐收節湖南主題活動、秋冬季鄉村旅游節、安江半程馬拉松、高廟文化研討會等20余項“旅游+”活動,推出“黔陽古城、千里沅江游”“雜交水稻發源地—安江農校”自駕游等多條精品旅游線路。
與省內外旅行社、研學機構簽訂送客協議100余家,各類休閑觀光、研學、戶外探險、康養、紅色旅游吸引八方游客紛至沓來。
服務和設施不斷提檔升級,更多有品質、有內涵、有流量的爆款產品和特色品牌“生長”出來,文旅“磁場”效應顯著增強。
高水平招商引流。
洪江市深入挖掘農耕文化、高廟文化核心內涵,擦亮“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金字招牌,通過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希爾頓花園酒店等一批招商項目簽約落地。
預計2025年可建成國家4A級景區、省級以上旅游休閑度假區、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3家以上,實現接待游客5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過50億元。
▲第三屆懷化市旅游發展大會。
一批文旅從業者和市場主體在洪江市投資興業,一批休閑康養、旅游觀光和農業體驗業態在洪江市各地萌生,推動“美麗風景”向“美麗經濟”轉化。
喜看稻菽千重浪,而今禾下好乘涼。
洪江市正乘著旅游發展大會和懷化旅游“金三角”的東風,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全國一流旅游度假目的地,助力懷化旅游高質量發展。
來源:沅水號子
編輯:唐藝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