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懷化日報丨全國水稻專家赴安江探“稻”尋源

    來源:懷化日報 作者:張卓 舒祎 米佩 編輯:蔣良梅 2024-09-24 10:12:22

    探稻尋源.png

    探“稻”源,話種業,在首屆安江雜交水稻大會召開之際,9月20日下午,來自全國的水稻專家前往洪江市安江鎮,考察安農優質稻示范基地,探訪袁隆平院士工作和生活了37年的安江農校紀念園,參觀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感受“世界稻都”安江的農耕文化和歷史底蘊。

    風吹田野,稻浪翻滾。在安農優質稻示范基地,上千畝稻田種滿了湖南省及懷化市相關單位選育的強優勢雜交水稻及高檔優質食用稻新品種。專家們漫步田間,一邊查看稻谷的生長情況,一邊了解示范基地的全程機械化輕簡高效栽培技術及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登高處,只見千畝禾海中,“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肖像和“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懷化名片的稻田畫映入眼簾,讓各位專家驚嘆不已,感慨萬千。

    懷著對袁隆平院士的深切思念,專家們前往安江農校紀念園,在這里,袁隆平院士從事教學及雜交水稻研究長達37年,書寫了“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傳奇。穿過古色古香的校門,袁隆平院士親筆題寫的“愿天下人都有飽飯吃”幾個黃色大字在鮮亮的紅墻上十分耀眼,袁隆平舊居、功勛樓、試驗田……每一處都講述著他專注雜交水稻科研的故事。在功勛樓前,專家們還品嘗了懷化本地選育的優質水果和道地藥材黃精的深加工產品,大家紛紛感嘆,懷化不愧是“物種變異的天堂”。

    專家們還來到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了解懷化深厚的農耕文化。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與高廟遺跡博物館隔水相望,兩館隔空對話,將“上下七千年、古今兩神農”的農耕文化聯系起來,完整表達了懷化農耕文化的脈絡。

    “這里生態環境好,特別適合水稻的選育和生長。”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黨委書記莊萍萍第一次來懷化,她表示,作為世界雜交水稻的發源地,懷化有其獨特的優勢,看到了懷化對種業振興的重視,并付諸了行動,推動種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來源:懷化日報

    作者:張卓 舒祎 米佩

    編輯:蔣良梅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