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市柑橘博覽園,家長帶著小孩在無動力游樂設施上游玩。 (楊錫建 攝)
洪江市舉辦“稻香文化節”,市民在特色農產品展銷區采購年貨。 (楊錫建 攝)
洪江市高新區鑫迪服飾有限公司員工正在縫制服飾。(楊錫建 攝)
洪江市江市鎮紅蓮村村民在采摘黃金貢柚。 (楊錫建 攝)
2024年是洪江市奮戰旅發大會年、招商引資年、優化環境年,洪江市將從高效推進項目建設、更好發揮園區主陣地作用、聚力建設“一主兩特”產業體系、全力抓好精準招商引資等九個方面持續發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明顯提升。
高效推進項目建設
堅持以項目論英雄,以系統思維、閉環機制抓項目,更高水準推動項目建設。
提速增效。搶抓政策機遇,提前做好項目策劃、包裝和前期準備,抓緊梳理、研究提出既能對接向上爭資、又能對接招商引資、還能對接金融融資的項目清單,確保一有爭取國債、專項債和中央預算內資金的機會,就能夠立即申報、迅速上馬。要著力統籌重點項目事務中心、金融事務中心、財政事務中心、征拆事務中心、土儲中心、投促中心等聯動開展工作,形成常態聯席工作機制,推動所有項目貫通起來,實現項目的要素保障緊密銜接、高效達效,實現國有“三資”的全面盤活、提質增效。
攻堅克難。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著力完善項目調度機制、破解卡殼環節,全力推進2024年第三屆懷化市旅發大會項目,以及納入省、懷化市考核的重點項目,重點推進中央預算內下達項目、專項債項目等,注重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讓民間資本敢投、會投、能投,確保全年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60億元以上。
更好發揮園區主陣地作用
堅持以“五好”園區要求,全力推動懷化國家農科園安江核心區、洪江市高新區產業做實、總量做大、運營做強。
摸清家底,完善頂層設計。精準梳理產業空間、園區定位、功能布局;不斷完善產業規劃,科學確定園區建設、廠房建設、土地收儲等目標任務。立足產城融合長遠規劃,為未來發展留足空間。積極謀劃化工產業園建設。
聚焦重點,調優工業結構。在重點產業鏈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產業龍頭企業、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配套企業情況,對標先進地區、行業領軍(頭部)企業,籌劃產業鏈招商項目,構建特色產業生態圈。市高新區著重圍繞竹木等優勢資源,建設“以竹代塑”產業鏈;圍繞風光等清潔能源,推動水電主導的能源工業改善結構、提質擴面;圍繞懷化高新區、經開區做好配套,聚焦新型顯示、生物基新材料、產品外包裝等推動園區制造業延鏈補鏈。農科園安江核心區著重圍繞雪峰山道地中藥材、黔陽牌特色水果等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物流,做實柑橘交易中心和生態食品加工產業園,建設大湘西農產品檢驗檢測區域中心。
強化產業運營,推動轉型發展。充分發揮園區創投公司作用,在原有“基礎設施+土地”雙輪驅動的基礎上,逐步向以產業鏈運營服務為主體,以資本運營為羽翼的新模式轉變。聚焦園區重點產業鏈做布局、謀經營,深耕產業鏈上下游,打通產業規劃、產業招商、園區開發、園區建設、園區運營、入駐企業服務等,真正成為支撐園區產業發展的基礎保障力量、產業服務集成商。圍繞產融互動強化各類資本的融合與協同,探索成立園區創新產業引導母基金。
全力抓好精準招商引資
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作為產業鏈建設的頭等大事,強化精準招商思維,結合全市產業特色完善招商圖譜,推動招商工作從“地毯式”向“菜單式”轉變。
全面抓好“招商引資年”活動。積極開展主要領導帶頭招商、鏈長招商、鏈主招商、以商招商、商會招商,扎實推進湘商回歸和返鄉創業。聚合經濟部門行業優勢和鄉鎮力量,加大對接省內外邵陽商會、浙江商會力度,聚焦珠三角、長三角重點區域,優化加強外出招商專班,著力完善招商考核機制、提升招商實效。
進一步精準招商引資方向。重點圍繞懷化旅游“金三角”和第三屆懷化市旅發大會,依托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黔陽古城及雪峰山、清江湖片區抓實文旅招商;圍繞懷化國際陸港、高新區、經開區做配套,依托懷化國家農科園安江核心區、洪江市高新區,抓實現代農業延鏈、物流及工業制造業招商;依托竹木、風光能源等優勢資源,抓實“以竹代塑”產業鏈構建和能源產業提質擴面。
招商有進度、破題增信心。全面理清文旅、工業、農業等重點招商目標企業,形成目標進度清單,力爭全年新引進2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12個以上,其中10億元及以上2個以上;新引進“三類500強”項目2個以上;完成湘商回湘投資新注冊投資企業10家以上,湘商回湘投資項目實際到位資金增長10%以上;返鄉創業人數達到全市外出務工總人數的2%以上。
大力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
堅持以建設“兩城兩帶四板塊”區域協調發展體系支撐高質量發展,著力提高兩城輻射帶動全市各地協同發展的能力,形成優勢互補、多點支撐的區域格局。
推動黔城、安江兩城高質量發展。著力增加兩城學位、床位等供給,打造全市區域教育中心和醫療中心,吸引周邊人口向兩城聚集,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著力加大城區土地整理,建立“土地超市”,提高土地資源要素保障水平,促進項目“簽約即拿地”“拿地即開工”, 推進兩城高質量發展。著力推動兩城房地產招商和房地產去庫存,穩妥處置房地產歷史遺留問題,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著力搭好兩城產業、就業平臺,推動懷化國家農科園安江核心區、洪江市高新區兩大產業平臺互補發展,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黔陽古城兩大城市旅游載體一體發展。著力推進創文創衛,抓好城區品質提升,抓好老舊小區、城區道路及背街小巷升級改造,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宜商宜學宜養之城。
著力解決區域協調發展主要矛盾。進一步完善區域協調發展體系,按照點線面結合,走產業特色化空間差異化發展路子,建設沿沅水主干、雪峰山主脈的兩大生態經濟文旅帶,推動安江主城區、黔城主城區、雪峰山、清江湖四大區域板塊協調聯動發展。把資源和力量集中到發展“一主兩特”產業上來,推動縣域經濟有支撐、上規模、增效益、能持續。加快打造一批重點中心鎮和特色產業鎮,在持續鞏固兩城及托口清江湖片區建設的基礎上,支持雪峰山片區發展山地旅游、清涼經濟與醫藥康養等特色產業,支持雪峰鎮建設區域教育、醫療次中心,支持塘灣鎮打造縣際邊界中心鎮,支持巖垅鄉打造國家農業產業強鎮。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化耕地“非糧化”“非農化”專項整治,有力推動重大項目臨時用地及時復墾,加快推進2.4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糧食產量3.4億斤以上。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強突發困難、農村低保等重點人群監測和幫扶,鼓勵引導脫貧戶和監測對象發展庭院經濟,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落實“懷鄉五百工程”,推廣“五共五美”模式。積極創建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先進縣市、全國美麗宜居村莊。
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開展污染防治“夏季攻勢”,深入實施防范化解重大生態環境風險隱患“利劍”行動,堅決打好環境問題“殲滅戰”。
大力開展生態保護修復。抓好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特別是裸露山體生態修復,加快推進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鞏固長江“十年禁漁”成效,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積極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以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為抓手,穩步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有序推進市鄉村三級GEP核算、積極對接CEA、CCER、VCS等碳匯市場,積極爭取林業碳匯省級試點,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聚力建設“一主兩特”產業體系
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構建以文旅為主導,現代種業和水果產業為特色的“一主兩特”產業體系,力爭2024年縣域經濟考核進入同類縣(市、區)前列。
系統做強文旅產業影響力。高水平辦好第三屆懷化市旅游發展大會。著力提升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高廟遺址博物館、安江農校、沅水風光帶、大畬坪記憶街區、隆平大道沉浸式稻香廊道等“兩館一校一帶一區一廊”核心吸引物特色與業態水平。高質量推進一批落地旅游產品和知名品牌。著力推動下坪村、茶溪村(含尚禺谷)創建國家AAA級景區,雪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清江湖國家濕地公園、大畬坪記憶街區創建國家AAAA級景區。支持雪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打造山地避暑康養基地、自駕車旅居車營地,支持雪峰山片區發展特色民宿集群,培育一批苗瑤族風情村寨、森林康養村寨、避暑養生村寨、山地運動村寨,在塘灣鎮試點建設高山梯度民宿群;支持清江湖片區建設旅游度假示范區。全力培育一批旅游市場主體。做大做強鐔城山水文旅公司,支持小微文旅企業發展;實施鄉村創客行動計劃,培養鄉村旅游帶頭人,支持鄉村青年創新創業。著重實施一批旅游策劃營銷和游客引流計劃。著力建設一批文旅消費示范點,積極創建省級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示范)城市,推動夜間經濟產業補鏈延鏈強鏈。
精心筑牢現代種業基礎。著力推動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大湘西區域中心實體化、高效化運營,科研平臺常態化開展種業研究。充分發揮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首個基地作用。全面完成雜交水稻制種及種植、柑橘標準化種植科研、雪峰山小葉黃精種子種苗研究繁育“3個1000畝”示范基地項目。聚焦現代種業構建“國際種業之都”基本產業體系。力爭恢復國家級制種大縣,籌備舉辦國際種業論壇。
奮力提升以水果為主的農業產業品牌價值。按照“打響品牌、提升價值、完善鏈條”的基本思路,著力破解目前沒有國省農業龍頭企業整合資源的瓶頸,以發展壯大黔陽生態農業公司的確定性應對農業招大引強的不確定性,以公司化運作暢通、擴大產品銷售渠道,以銷售創品牌、以品牌提價值、以價值拓市場,逐步增強黔陽生態農業公司的市場談判和議價能力,帶動更多農戶和種養大戶同頻同步同向發展;逐步推動農業產業向包裝設計、倉儲物流等延鏈補鏈,形成全產業鏈。加大農業市場主體的招引培育,推動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實現破零。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千方百計穩就業促增收。堅持把擴大就業作為促進增收的主抓手,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創業補貼等穩崗就業政策,抓好重點群體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全力辦好民生實事。統籌抓好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事業,高質量辦好重點民生實事。爭創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推進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打造城鄉融合智慧醫院“一張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探索大片區校長工作體制機制,有序組織幼兒園設并轉撤,合理布局義務教育學校,適度擴充普通高中資源,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素質,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和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啟動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推動農村公交有效覆蓋所有行政村及自然村,完成道路安防設施建設228.64公里,實現“十四五”期間省交通年報數據內道路安防全覆蓋。
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持續推進全民參保,加強醫療救助資金管理,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提升“一老一小”健康服務能力。
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
堅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筑牢各領域安全底線,爭創全省平安縣(市、區)。
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搶抓中央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機遇,扎實推進“六個一批”化債舉措,牢牢守住隱性債務不新增、“三保”資金不斷鏈的底線。
防范化解金融領域風險。扎實開展涉眾型金融領域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集資詐騙等非法金融活動,切實消除各類金融活動監管空白和盲區。
防范化解安全生產和社會領域風險。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強化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和隱患排查整治,切實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加強社會治安綜合防控,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錨定發展目標,堅定必勝信心。2024年,洪江市在經濟建設方面一手抓解放思想,一手抓貫徹落實,下大力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切實以思想大解放、工作大落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大提升,凝心聚力為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深入實施“五新四城”戰略,加快推進現代化新洪江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懷化日報
作者:向文娟 通訊員 張桂榮
編輯:蔣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