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30日訊(通訊員 楊斌) 端午臨近,洪江市群峰鄉龍山田村的村民們紛紛忙碌起來,家家戶戶沉浸在包粽子的歡樂之中。
5月30日,在龍山田村村部,村民們圍坐在四方桌旁包粽子,只見每張桌腳上都綁有棕葉條,村民們動作嫻熟,粽葉在他們的巧手下被折疊成漏斗形狀,隨后鋪上拌好的糯米,再將粽葉兩側向內折疊,最后用桌腳的棕葉條仔細緊緊綁住,一個三角粽就包好了。
該村的粽子均采用當地的糯米、紅豆、臘肉、粽葉等原材料制作而成,經過了五六個小時的蒸煮,粽子香氣濃郁吃起來口感醇厚,糯而不粘,深受當地人喜愛。
粽子更是成為村民們增收的新途徑,他們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渠道,將這些手工粽子銷往外地。該村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到端午前后,村里依靠粽子就能為村集體增收兩到三萬余元,并給村民帶來了創收。
近年來,龍山田村大力發展甜柿、油茶、柑橘等產業,今年村集體經濟預計達30萬元。同時,整合各方資金40余萬元開展人居環境整治,2023年被評為懷化市“和美”村莊、洪江市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范村。
來源:新湖南
作者:楊斌
編輯:蔣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