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人民日報丨鳳起高廟 龍騰五溪——湖南2025年端午文化活動暨懷化傳統龍舟賽啟幕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林 蔣慧明 唐龍澤 編輯:蔣良梅 2025-06-04 10:57:30

    條幅.jpg

    五月初五,端陽佳節,粽葉飄香,龍舟競渡。沅水河畔的洪江市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人聲鼎沸,來自該市的 25 支龍舟隊、1500 余位參賽選手齊聚沅江,同場競技,為榮譽奮勇爭先,溆浦縣、中方縣、辰溪縣18支燕尾龍舟隊到場助威。

    隨著鏗鏘的鼓點劃破長空,參賽的龍舟如離弦之箭沖向水面,2025年湖南省“我們的節日?端午” 主題文化活動暨“鳳起高廟 龍騰五溪”2025年懷化傳統龍舟賽就此拉開序幕。本次盛會融合傳統端午民俗與龍舟賽事,深度融入非遺民俗、高廟文化、稻作文化,精心打造 “洪江市端午特色文化片區”,全力為民眾呈現一場內容豐富、內涵深厚的端午文化盛宴。

    龍舟競渡是本次端午文化活動的重頭戲。沅水江面上,隨著發令槍響,身著鮮艷隊服的龍舟隊員們齊聲吶喊,奮力劃槳。他們動作整齊劃一,喊著響亮的號子,鼓手用力敲打龍鼓,鼓點激昂,號子震天,與岸邊觀眾的歡呼聲、吶喊聲交織在一起,將現場氣氛瞬間推向高潮。

    “沅水是龍舟文化的根,我們這里有劃龍舟比賽的傳統,很多隊員都是特意請假從外地趕回來參賽!” 錦繡黔城號龍舟隊隊長嚴建平黝黑的臉上滿是自豪。河岸上,來自邵陽的游客鄧彬舉著手機邊拍邊感嘆:“這場面,現場看比刷手機震撼多了!”

    走進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粽葉清香裹著艾草氣息撲面而來。非遺體驗區里,六七歲的孩子踮著腳,將五彩絲線纏成端午手繩。“媽媽快看,我做的香囊像個小粽子!” 小女孩舉起香囊晃了晃,里頭的艾草沙沙作響。

    非遺傳承人羅志明托著竹編龍舟模型講解:“我們黔陽竹編講究 ‘經緯交錯成文章’,就像端午文化,越編織越有味。” 不遠處,火宮殿的師傅揭開蒸籠,熱氣騰起一片歡呼。“安江粽子的秘方是半糯半黍,咬一口能嘗到雪峰山的風情。” 游客周先生咬下粽子,粘糯的米粒間露出臘肉與蛋黃,引得旁觀游客紛紛掃碼下單。

    “叮——” 航天種子館入口處,大學生王欣的手機響起提示音。她展示著剛領取的 “粽幣” 集章卡興奮道:“這可不是普通門票,是穿越古今的文化地圖!” 到此,她已集滿了雜交水稻博物館、工業遺存館、安江農校紀念園等景點的8枚印章。“每枚印章都是文化密碼,這趟旅行值了!”她拿著剛抽的小獎品拍照發朋友圈炫耀。

    新華書店隆平店里傳出清朗童聲。“媽媽,稻子熟了,我想您了……”10 歲的楊悅誦讀袁隆平家書時,觀眾席間泛起淚光。易烊千璽粉絲公益圖書館內,懷化學院學生張浩為《功勛》片段配音,一句 “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 引發掌聲雷動。豐收劇場,原創歌舞《楚辭》《龍船調》等精彩節目引得觀眾掌聲經久不息。

    “這就是咱端午節!”當地市民段大爺把小孫子架在肩膀上,眼眶有點紅,“老傳統里頭有新玩意兒,就像我們洪江市的稻種,種一輩,傳一輩,年年都見新苗!”

    當非遺遇上青春,古老河道回蕩新時代鼓點,文化的生命力在此刻綻放光芒!據統計,活動期間吸引游客21萬人次,文旅消費總額突破4200萬元。

    開幕式現場。胡浩 攝

    比賽現場。梁孝亮 攝

    書香端午閱讀活動現場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林 蔣慧明 唐龍澤

    編輯:蔣良梅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