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新湖南】高溫地圖上的清涼目的地!洪江市靠什么讓游客“現在出發”?

    來源:新湖南 作者:李林 蔣慧明 馮聰穎 編輯:蔣良梅 2025-07-28 17:46:09

    條幅.jpg

    “長沙38℃,雪峰山22℃。”7月24日,抖音達人“浩哥愛攝影”把溫度計插進雪峰山坪山塘,半小時播放量破10萬。青山滴翠、涼風穿袖,評論區不一會兒出現“現在出發”的評論。數據顯示,這個夏天,洪江市大巴車票、高鐵票、民宿訂單,以及自駕游人數同步飆升。這就是今夏火熱的“奔縣游”目的地——懷化洪江市。

    仲夏時節,洪江市這座深藏湘西文脈的寶藏小城,正憑借著一場貫穿盛夏的文旅盛宴,向世界發出清涼邀約。依托“雪峰康養”與“農耕文化”“古城遺韻”三核驅動,該市精心編織出一幅融合自然奇觀、歷史沉淀與青春活力的全景畫卷。

    雪峰涼核:22℃經濟引擎燃擎

    雪峰山國家森林公園95.8%的森林覆蓋率,孕育出每立方厘米2萬—7.5萬個負氧離子,清新空氣成為洪江市最奢侈的特產。洪江市把“22℃的夏天”做成產業鏈,把“清涼”做成一門大生意。

    雙層森林木屋、房車露營基地、負氧離子“爆表”的康養小屋,推窗即林海;可觸摸香果樹、南方紅豆杉的脈搏;諸葛驛道環湖漫步、高山濕地觀鳥、天池垂釣一鍵切換……

    在海拔1300米處的坪山塘森林康養中心如今煥發新生。

    “我們致力于將坪山塘打造為集生態康養、科普研學、休閑度假于一體的高山旅游目的地,讓游客在清涼世界中深度體驗雪峰山的生態魅力。”洪江市雪峰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唐靜靜表示。

    為此,該景區量身為不同的游客群體打造親子家庭“歡樂線路”、徒步愛好者“探秘線路”、“速通”愛好者登山線路、“湖畔逸步”環線四條主題線路的“夏日清涼產品”。

    產品一推出,瞬間刷爆朋友圈、抖音圈,景區游客自“五一”假期呈井噴式增長,累計接待游客超3萬余人次,露營區日均接待量達1000余人,康養中心酒店客房呈現“一房難求”的火爆景象。

    雪峰涼脈:稻源·古城·清湖煥新顏

    雪峰山下,沅水河畔,世界雜交水稻發源地——安江農校紀念園內,畢業生把寫滿心愿的絲帶系在院士辦公樓前的老樹上;身著漢服的游客穿梭稻浪拍照,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稻香里,簽收盛夏的清涼。

    逛白陶嶺創意街區、易烊千璽粉絲圖書館,游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高廟考古遺址公園,感受農耕文化,更是成了游客最時髦的避暑好去處。

    溯沅水而上,到黔陽古城中正門廣場,電子樂鼓點與水槍噴射聲猛烈交織,晶瑩水幕飛濺,瞬間把烈日調成靜音,讓暑氣歸零。

    文廟內鐘鼓莊嚴,學子凈手肅立,依次踏上狀元橋。“魁星點斗,狀元及第!”悠長的唱喏,讓來自邵陽的高中畢業學子鄭軍很是震撼。

    半小時車程,碧波蕩漾的清江湖鋪開了“小馬爾代夫”的蔚藍。群紅農莊、露營基地、三里侗寨等景點如星點環臥湖畔。

    “一邊吹著湖風、一邊品嘗美食,空調病一下就好了!”暮色為清江湖披上金紗,露營帳篷、民宿暖燈次第亮起。岳陽游客嚴濤倚著星空帳篷輕笑:“上午長沙嗦粉,午后黔陽古城潑水,此刻湖風攬月乘涼——這一趟行程‘值’。”

    一條沅水縱貫線,從稻作文明的青春熱望、千年古城的文脈激蕩,到清江湖的慢調療愈。洪江市以22℃的恒溫智慧,將清涼資源淬煉成炙手可熱的產業金鏈——在這里,每一度清涼,都在澎湃經濟的脈搏。

    奔縣涼鏈:從賣景到賣生活

    “22℃的夏天”是洪江市最奢侈的生態稟賦。該市敏銳地把文旅創新深植于場景再造與多元體驗,將這份“生態稟賦轉化為產業鏈,讓“清涼”從自然資源躍升為一門生機勃勃的大生意。

    該市鄉村旅游公司將沅水線上各景區串珠成鏈,下坪橙園變身為夢幻泡泡泳池樂園,懷舊金曲夜撩動心弦;托口群紅農莊借力清江湖畔,推出水上蹦床、親水燒烤,成為家庭消暑熱門地;湖畔露營基地,電音派對點燃露營篝火,唱出青春活力。

    為確保營銷攻勢精準有力,該市成立新媒體協會,組織本地網紅帶隊探營,助推端午龍舟節、安馬賽事、托口楊梅節、古城潑水節等活動熱度飆升;抖音話題不去遠方#就來半年播放量2.4億+;旅行社專屬返傭政策有效撬動廣東、廣西、貴州等周邊省份及省內長株潭客源市場。

    “我們正在打造“雪峰康養”與“古城煙火”“安江農耕文化”三大IP,驅動生態紅利與文化底蘊轉化為富民動能。”該市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全力建設“雪峰山經濟帶”,布局雪峰山現代種業、特色水果、中藥材三大基地,同步招商康養民宿、研學營地等項目,實現從“賣風景”到“賣生活”的產業聯動。

    今年上半年,洪江市接待游客突破30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27億元,同比增長均超13%。

    “白天在安江體驗農耕文化趣味,夜里住進雪峰山森林木屋數星星。”來自廣州的95后游客林曉彤在游記里寫道,“原來詩與遠方不在天邊,就在雪峰山下的煙火洪江。”

    22℃的洪江市,以一座山的清涼、一座城的文脈、一幅絢麗的農耕文化畫卷,鋪展成2025的“避暑地圖”,仿佛將綠水青山輕輕折進了金山銀山的扉頁。

    來源:新湖南

    作者:李林 蔣慧明 馮聰穎

    編輯:蔣良梅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