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掌上懷化】懷化有戲·村歌嘹亮? | 村歌,唱響雜交水稻的故鄉——“懷化有戲·村歌會”(洪江市賽區)比賽側記

    來源:掌上懷化 作者:彭軍 李金欣 肖軍 通訊員 曾潔 李林 編輯:蔣良梅 2025-07-08 17:37:04

    條幅.jpg

    村歌,唱響雜交水稻的故鄉

    ——“懷化有戲·村歌會”(洪江市賽區)比賽側記

    七月的安江,稻香四溢,流金泛綠。

    7月4日至5日晚,洪江市安江鎮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廣場成了歡樂的海洋,“懷化有戲·村歌會”洪江市賽區激情開唱。選手們用質樸的歌聲,唱出了對家鄉的熱愛,點燃了夏夜,也讓這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小鎮光彩煥發。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歌聲飛揚。隔江相望的高廟遺址,仿佛也在靜靜聆聽著這場安江人民的音樂盛會。四面八方趕來的游客,男女老少都被村歌會吸引,駐足觀看,喝彩不斷。

    (“懷化有戲·村歌會”洪江市賽區激情開唱)

    舞臺上,歌手們輪番登場,用最真摯的情感、最動人的歌聲演繹著一首首村歌。有的歌曲旋律悠揚,仿佛將人們帶入了安江那寧靜的山水之間;有的歌曲節奏明快,展現了安江人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一首首村歌,如一幅幅畫卷,繪出安江多彩生活。音符似山間清風,拂過心田,讓人沉醉。

    “安江是那雜交水稻的發源地,袁隆平爺爺的夢想在這里開啟。高廟遺址訴說著古老的秘密,山水間流淌著我們的回憶……”來自安江鎮的楊杰一首《雜交水稻的故鄉》,道盡安江風土人情。質樸的歌詞,真摯的情感,讓現場觀眾沉浸其中,不少人眼中泛起了淚花。

    (“懷化有戲·村歌會”洪江市賽區比賽現場。 )

    臺下,一群年輕的姑娘隨著音樂起舞。其中一位姑娘道出了自己的心聲:“村歌會的歌曲都特別好聽,很有感染力,感受到了安江的魅力,也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了,以后要多宣傳安江,讓更多人知道這里的美?!?/p>

    眾多歌手中,來自托口鎮朗溪村50多歲的吳玲玲格外引人注目,她帶著兩個女兒一起參賽。她笑逐顏開地表示:“自己從小喜歡唱歌,現在是托口新視聽村樂隊的成員,非常開心有個舞臺展示自己?!?/p>

    除了動聽的歌聲,村歌會舞臺背景與現場布置也巧妙地融入了安江的特色元素。大屏幕上不時播放著雜交水稻博物館的畫面、高廟遺址的考古發現,以及安江鎮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熱鬧的鄉村生活場景。這些畫面與歌手們的表演相得益彰,讓觀眾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稻都的獨特魅力。

    (“懷化有戲·村歌會”洪江市賽區比賽現場。 以上照片均由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軍 李金欣 攝)

    記者手記:

    在這個特別的夜晚,村歌會成為了連接歷史與現代、傳承與創新的橋梁。歌手用歌聲傳鄉情,每一首歌曲都仿佛是一幅畫卷,描繪著安江的風土人情、美麗風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對于安江鎮的居民來說,村歌會更是一場情感的凝聚。大家圍坐在一起,欣賞著熟悉的鄉音唱出的歌曲,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喜悅。當地居民易桂云大爺對村歌會贊不絕口:“現在咱安江越來越好了,這村歌會唱出了咱老百姓的心聲!”

    月光漫過袁隆平院士手書的“愿天下人都有飽飯吃”石碑,照在手持擂主獎杯的歌手們身上。這些從田野車間走出的歌者,即將帶著雪峰山的回響,踏上懷化市級擂臺。正如第一場擂主袁小茜在頒獎時所說:“八千年前高廟先民點燃文明火種,今夜我們用歌聲點亮鄉村振興之路?!?/p>

    來源:掌上懷化

    作者:彭軍 李金欣 肖軍 通訊員 曾潔 李林

    編輯:蔣良梅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