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沅河鎮(zhèn)中心學校:紅色故事我來講 紅色歷史永傳承

    來源:市社科聯 作者:蔣慧明 賀大明(通訊員) 編輯:唐藝芬 2025-04-27 19:12:58

    1-700.jpg

    “1935年,紅軍主力轉移后,一名受傷的小戰(zhàn)士被留在沅河鎮(zhèn)的山里。李家爺爺冒著風險,把他藏進地窖,每日悄然送飯送藥……”4月27日下午,洪江市沅河鎮(zhèn)中心學校禮堂內氣氛熱烈,由洪江市社科聯指導、該校主辦的 “講紅色故事,拾紅色記憶,揚紅色傳統” 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五年級學生李文軒聲情并茂地講述《地窖里的紅星:沅河村民冒死守護紅軍傷員》,將全場師生的思緒拉回到了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

    沅河鎮(zhèn)中心學校.png

    沅河鎮(zhèn),這片有著深厚紅色歷史底蘊的革命老區(qū),曾在1935年迎來紅二、六軍團的轉戰(zhàn),就此留下了“紅軍井”“無名烈士墓”等珍貴歷史遺跡。當時當地村民不顧自身安危,為紅軍傷員提供庇護與物資支援的感人故事,軍民一心的深厚情誼在歲月長河中代代流傳。

    “這些紅色資源宛如生動的教育藍本,能讓孩子們在故事里真切感知歷史的溫度。” 校長龍貴如是說。

    活動現場,12名學生輪番登臺,緊扣紅軍在沅河鎮(zhèn)的革命歷史,展開精彩演講。他們或以激昂的聲調重現戰(zhàn)場上震耳欲聾的沖鋒號角,或用輕柔的語調細膩描繪軍民之間情比金堅的魚水情深,更有不少選手巧妙借助背景音樂與生動的肢體動作,將紅二、六軍團轉戰(zhàn)中的片段演繹得活靈活現,引人入勝。

    “孩子們此刻做的絕非簡單 ‘背故事’,而是在用心 ‘解密碼’—— 揭開中國共產黨何以 ‘能’ 的精神密碼。” 該市社科聯相關負責人沈福生感慨道,“選手們借由演講,把紅色歷史化作情感共鳴,彰顯了新時代青少年對革命精神的深刻領悟。這般沉浸式教育,真正讓紅色文化潤澤孩子們的心田,更為傳承紅色基因開辟了鮮活的實踐路徑。”


    來源:市社科聯

    作者:蔣慧明 賀大明(通訊員)

    編輯:唐藝芬

    本文鏈接:http://www.contacsealstone.com/content/646948/61/14910531.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