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薺菜’諧音‘聚財’,吃了薺菜煮蛋一年都有好彩頭!(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雨 攝)
穿漢服準備游玩的游客(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雨 攝)
舞獅表演(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雨 攝)
3月31日,農歷三月初三。洪江市黔陽古城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三月三”上巳節,慕名而來的游客擠滿了古城的每一條街巷。
來自長沙的90后游客李欣舉著剛買的非遺漆扇,興奮地在黔陽古城南正街的青石板路上轉了個圈?!皾h服巡游、長桌宴、非遺體驗,每個環節都很有感覺,我要發朋友圈讓朋友們羨慕!”她說。
非遺集市熱鬧非凡。糖畫攤位前,孩子們瞪大眼睛看著金黃的糖漿在石板上化作飛禽走獸;竹編藝人手指翻飛,細薄的竹篾轉眼變成精巧的籃子;漆扇工作坊排起長隊,游客們親手體驗這門古老技藝。
“我們特意從懷化城區趕過來,就為了讓孩子感受傳統文化?!睅е?歲兒子的劉先生邊說邊幫孩子調整扇面的角度,這些非遺項目在電視上看過,但親手制作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正午時分,南正街的“長桌宴”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150張木桌蜿蜒排開,薺菜煮蛋、蒿菜飯、春卷等地道美食香氣四溢。“在我們這兒,‘薺菜’諧音‘聚財’,吃了這蛋一年都有好彩頭!”古城居民張大姐熱情地招呼著游客。
“薺菜煮蛋真的太好吃了!”來自廣州的游客王女士舉著沾滿薺菜汁的雞蛋,笑意盈盈地對著鏡頭比心,“還有這個蒿菜飯,碧綠油亮,配上酸蘿卜簡直絕了。”
“猛聽得金鼓響畫角聲震……”京劇票友會的唱腔在黔陽劇院內繚繞。青磚黛瓦間,票友們身著蟒袍官衣表演《貴妃醉酒》,水袖翻飛間帶起陣陣戲韻。臺下老戲迷輕聲跟唱,年輕人則舉著手機記錄這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瞬間……
劇院外古巷里,鑼鼓喧天,金龍瑞獅翻騰跳躍。游客們爭相鉆進龍肚“沾福氣”,年輕人則跟著竹竿舞的節奏躍躍欲試。
“我們連續三年來參加‘三月三’了,每次都有新驚喜?!眮碜灾貞c的退休教師周阿姨和姐妹們穿著漢服,在古城墻下拍照留念。
夜幕下的古城變成了傳統文化的秀場。中正門前,一場原汁原味的漢婚大典吸引里三層外三層的觀眾。新郎新娘身著傳統禮服,在司儀引導下行沃盥、同牢、合巹之禮,莊重的儀式讓圍觀游客屏息凝神。
“這才叫婚禮!中式婚禮比西式的有內涵多了?!薄?0后”情侶蔣明和他女朋友看得入迷,已經在商量自己的中式婚禮。
夜色漸濃,古巷漢服少女的衣袂與劇院脫口秀的笑點共振,非遺匠人的指尖技藝與舌尖上的薺菜蛋傳統文化交織,璀璨燈光秀與紅燈籠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美麗畫卷。這座千年古城正用最潮的方式,吸引著無數懷揣好奇心的游客紛至沓來,用鏡頭和腳步共同記錄感受古城獨有的魅力。
景區負責人表示,黔陽古城目前正持續深挖傳統文化內涵,以“三月三” 等節慶為紐帶,打造“旅游+非遺+美食”的特色品牌,讓傳統文化從櫥窗展品變成生活美學,讓千年古城在新時代煥發更璀璨的光彩。
來源:懷化日報
作者:羅藝瑤 潘雨 通訊員 李林 梁孝亮
編輯:蔣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