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愛在梧桐落葉時

    作者:劉言 編輯:肖焙麗 2015-05-20 11:42:49

      相遇黃昏

      那一夜,秋風瑟瑟。梧桐樹在一夜之間落下了枯葉。

      街上帶來了“一葉知秋”的涼意,一片片在風中搖曳的梧桐葉襯托著秋色。

      桐曼自從法國留學歸來后,還從未經歷一段戀情,可就在這個秋天,這段愛情讓她刻骨銘心。

      初次認識江智雄是在一個秋天的雨后,那一地的梧桐葉帶走浪漫的黃昏……

      “法國的梧桐,浪漫的情愫…”桐曼有感而發。

      “巴黎的夜景,景致迷人!”江智雄隨口而答。

      桐曼的思緒縈繞在法國梧桐樹浪漫的愛情故事里——

      “據說二戰的時候,一個金發美女送別將要上戰場的丈夫,告別丈夫后,每當小麥播種的時候,自己都將在通向她們家的小路上,種下一棵梧桐。希望丈夫凱旋的時候,能踏著陰涼回來……

      可是后來,梧桐樹已經成排的列在小路旁了,也不見丈夫回來。就在一個落葉飄零的秋天,終于盼到了征戰離家回來的丈夫。而此時,倆人早已兩鬢斑白。兩位老人相擁在一起,久久無語,熱淚早已融進了梧桐秋葉的赤紅中……”

      桐曼希望自己也有一段忠貞如一的愛情。

      正當桐曼陷入遐思之中…

      江智雄一句“我和心愛的人,相約黃昏……”讓桐曼從遐想中驚醒。

      梧桐玫瑰

      雨后的黃昏,格外清晰迷人。一朵朵泛著火紅的彩霞,鑲在天邊,襯托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

      桐曼和江智雄徜徉在秋天的黃昏里,情由景生,思緒萬千。

      當江智雄來到桐曼身邊時,手捧著九百九十九朵玫瑰送到桐曼面前,像變魔法一樣碩大的玫瑰讓她確實吃了一驚。

      也許在法國,如果有人送玫瑰覺得有點俗。因為桐曼在法國接受各種鮮花太多了。

      從一個纖纖少女到因藝術留學法國,其中的辛酸也沒有人知曉。記得父母把僅有12歲的桐曼送去法國留學時,她就寄養在一個遠房親戚家。

      為了生存,桐曼在餐館里洗過碗,在賓館里端過盤子,在街心中表演過歌舞……

      然后才一步步成為法國巴黎的一名舞蹈藝術家。

      掌聲和鮮花只為腳踏荊棘的人而來,就像彩虹總在風雨后一樣。

      桐曼覺得原來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因為中國的玫瑰和法國的梧桐像征愛情異曲同工。

      桐曼清晰地記得,在法國巴黎的時候,有一年秋天,桐曼出門乘車經過幾條種滿法國梧桐樹的街道,回來的時候差不多也是黃昏,夕陽西下。

      那是梧桐樹葉開始泛黃和飄落的季節。明朗的秋日陽光透過梧桐樹葉斑駁的光影,秋天特有的旖旎和溫情氣息讓桐曼情竇初開。也是在這個迷人的秋天,桐曼身穿巧克力色的呢子風衣,戴著圍巾和心愛的人并肩走在飄滿梧桐落葉的街頭,那是在法國一段異域風情浪漫的愛情故事!桐曼從未向人提起。

      其實在中國的古典文化中,梧桐和現在的玫瑰一樣,也是象征愛情的。早在法國左岸風格問世以前,中國古代就已有“栽桐引鳳”之說。《詩經》里寫道:“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桐曼亦覺得畫面瑰麗而唯美,不失為一種浪漫。或許,在古代的某個時期,真有一位男子曾摘下一把梧桐葉子,向他心愛的女人示愛呢!而女子接過梧桐葉時的表情,或許就猶如今天的桐曼收到了玫瑰花一樣欣喜。

      說到玫瑰花,桐曼曾經在書上看到說,其實中國才是玫瑰真正的故鄉。美麗的薔薇生長在茶園旁邊,16世紀的英國人來到東方,覬覦中國的茶葉,順便也把這種長在茶園旁的美麗而多情的花帶到了英國。動人的鮮花,加上幾段動人的愛情故事,中國茶園邊的薔薇就這樣變成了西方丘比特箭下的羅曼信物,也成為了西式浪漫的最具代表性的愛情標志。到了現代呢,玫瑰又以一種很“洋派”的姿態,融入了中國年輕一代的生活。可是有誰知道,其實玫瑰才是真正的“馬甲”,是地道的“海歸派”。

      兜兜轉轉,到頭來也終究畫成了一個圓——也許像梧桐的象征意義或者玫瑰花物語的得來,原本就像桐曼那一段段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呢!(未完待續)

    作者:劉言

    編輯:肖焙麗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