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行之山水 相約雪峰”——洪江市文藝志愿者雪峰山采風創作活動

    來源:洪江市作家協會 作者:黃曙光 攝影:張錫文 胡浩 編輯:唐藝芬 2022-07-25 17:06:26

    圖.jpg

    7月23日,湖南省雪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洪江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洪江市作家協會共同邀約懷化市、洪江市文藝愛好志愿者一行“行之山水 相約雪峰”采風創作活動。

    01.png

    懷化市、洪江市文藝志愿者們在采風創作中,先后考察了相傳諸葛亮大軍南征在洗馬潭屯兵遺址,雪峰山會戰枳木槽抗戰紀念館,雪峰會戰戰地救護所、雪峰山會戰枳木槽北山三道防御體系及枳木槽碉堡。仔細了解雪峰山高山峽谷胭脂溝、雪峰山天池、湘黔古道、坪山塘高峽平湖、英雄山碑刻、雪峰山能源裝備安全國家野外科學研究站等蘊含的雪峰山文化。

    02.png

    在洗馬鄉,文藝志愿者們仔細聆聽著當地老百姓用洗馬鄉特有的口音講解相傳諸葛亮南征途經洗馬休整時《拴馬墩的故事》,還有供老百姓聚會家常納涼已有400多年的《接龍亭的故事》。文藝志愿者們在接龍橋和老百姓納涼的同時,還聽老百姓詳細地介紹了洗馬鄉近幾年來所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文藝志愿者們去了周家,周家兒郎敘道著嘉慶年間《青龍大刀的故事》,去了黃家,聽耄耋老人黃云賢詳細地講述著《易孔昭的故事》。文藝志愿者們聽完老人們娓娓道來的歷史故事。輾轉到了塘灣鎮一家農舍小院,一眼望去的小木桌上,擺放著一碗碗其色如翡翠的豆腐塊。鄉親大嫂親切地招呼著我們說道:“來咯,歇息一會,吃一碗神仙豆腐吧,入口細嫩,吃到嘴里涼生生的沁人心脾。這些食物,在過往幾十年的歲月里,還幫助了這里的鄉親,度過了最艱苦的日子呢,你們不要小瞧了這些美味。”看著鄉親大嫂一碗又一碗給我們端來時,一個個疲憊的身體頓時解乏,“神仙豆腐”真是夏日里的及時“雨”。

    03.jpg

    洗馬鄉、塘灣鎮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古老的故事,揮之不去,愈發濃烈,它成為淡淡鄉愁的一種寄托,一種慰藉,一種揮之不去的溫暖回憶。他們呵護的鄉土之情,留住的鄉韻鄉愁,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與雪峰山千年的人文底蘊相呼應。現在,這里鄉親用傳承的文化推動農業、旅游。文化融合發展,文化反哺鄉村建設,洗馬鄉、塘灣鎮以傳承和保護的方式,去保護鄉情。譜寫家鄉獨具特色的華美篇章,一個又一個融合在這一方的沃土上。

    04.jpg

    離開洗馬鄉和塘灣鎮,文藝志愿者們一路不辭辛苦又一次走進湖南省雪峰山國家森林公園。這里有雪峰山度假山莊、抗日戰爭紀念園、雪峰山植物園、雪峰山登山運動基地。這里有高山花海、日出、霧凇、冰雕四大自然景象,構成了中國南方一軸天然的山水畫卷,它遙掛在云端,流淌的水墨訴說著這里怡人的情懷。這里有光陰迷幻的世界,儲存著雪域靈魂和高山草甸;雪峰天池、美人谷溯溪、森林靜養、原始次森林、坪山塘濕地、高山氣象站、空靈的帽子嶺觀日出,極目遠望,顯得別有韻致。無論你在哪個季節,或是從哪里行來,雪峰山的澄凈皆無處不在。

    05.png

    此次采風創作活動,文藝志愿者們激發了創作靈感,增進了友誼、積累了經驗、交流了心得、親近了自然、了解到鄉親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這些文藝志愿者們曾經無數次登臨雪峰,他們在自己扎根的這一方山水里,用筆頭、鏡頭記錄了雪峰山脈大美的風光和沉甸甸的歷史人文。


    鏡頭下的雪峰山

    ↓↓↓

    張錫文作品

    1.jpg

    2.jpg

    3.jpg

    4.jpg

    t5.jpg

    t6.jpg

    t7.jpg

    t8.jpg

    t9.jpg


    胡浩作品

    t10.png

    t11.png


    審核:邱曦 終審:蔣耀南

    來源:洪江市作家協會

    作者:黃曙光 攝影:張錫文 胡浩

    編輯:唐藝芬

    本文鏈接:http://www.contacsealstone.com/content/2022/07/25/11557490.html

    0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