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陽古城,一座有著千年歷史文化的名城;一座如詩如畫的古城;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山水之城;一座全國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古城之一。也許,因為這一座城,你會戀上一個人!
徜徉在黔陽古城內(nèi),撐一把油紙傘,或走在幽靜斑駁的青石板路,或穿過漾著暗香綿長的老爺巷,又或倚靠在泛著歲月痕跡的古城墻,那淺淺的回憶,道不出深深的思念!
不知從何時起,我喜歡上了一個人漫步在古城內(nèi),穿過一個又一個幽深窄長的古巷,吹古巷里的風(fēng),聽古巷里的故事;看那高墻屋瓦的鐘鼓樓,看深宅大院內(nèi)的龍王廟,看王昌齡筆下的芙蓉樓,看明清時的寶山書院。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站在芙蓉樓下,我仿佛親身體會到了王昌齡送柴侍御的離別思念之情;走進(jìn)寶山書院,那老夫子的教書聲和學(xué)童朗朗地讀書聲,仿佛縈繞在耳邊;看不盡,想不盡,念不盡……無限遐想浮現(xiàn)腦中,或歡喜,或悲傷,或興奮,又或多情!
初冬的夜,伴著絲絲涼意,不禁讓人打了一個寒顫。但那沅河上三江六岸璀璨而絢麗、變幻多端的激光彩燈和古城內(nèi)安靜而柔和、具有文化特色的“中國燈”,吸引著無數(shù)看客前去拍照打卡。
相比看激光彩燈的千姿百態(tài),我更愛古巷里的幽暗“中國燈”。一串串長紅燈籠和四四方方的竹燈籠或高高懸掛在古城墻上,或懸掛在屋梁上隨風(fēng)搖曳。望著那被燈光折射得越來越長、漸行漸遠(yuǎn)的身影,思緒萬千!也許,轉(zhuǎn)角處,她或他便會遇到屬于自己的幸福吧!
古城風(fēng)景看不盡,紙短情長訴不完,愿有人陪你逛古城,愿有人為你遮風(fēng)寒!
11月26-28日,讓我們相約在黔陽古城,不見不散!
審核:邱曦 終審:蔣耀南
來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鄭春艷 梁孝亮 邱思雨
編輯:唐藝芬
本文為洪江市新聞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ontacsealstone.com/content/646655/64/12068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