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雙節”來臨,雙節假期期間,人員出行、聚集活動增加,疾病傳播風險也隨之增加。為確保市民的身體健康,洪江市疾控中心溫馨提示:中秋國慶假期,要重點做好新冠、登革熱、瘧疾、感染性腹瀉這四種傳染病的預防。
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新冠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主要癥狀有發熱、畏寒、干咳、乏力、肌痛、鼻塞、流涕、咽痛、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結膜炎、腹瀉等。
預防措施:
1.堅持做好個人防護。堅持良好的衛生習慣,規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堅持規律作息、健康飲食,保持良好心態。
2.倡導自主健康監測。有癥狀的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及時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及時治療。
3.安全有序出行。出行旅游應做好個人防護;如果近期有出行計劃,請合理規劃路線,出行時,請堅持做好個人防護。
4.密切關注重點人群。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殘疾人、嚴重基礎性疾病等脆弱人群,請密切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及時規范就診。建議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婦、兒童等盡量減少前往人員密集場所。
5.積極推進疫苗接種。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顯著降低重癥及死亡風險。
二、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通過媒介伊蚊叮咬傳播。人與人之間一般不會直接傳播疾病。
登革熱的典型癥狀是“高熱三痛三紅+皮疹”:
高熱:突發高燒(24小時內體溫可達40℃);
三痛:劇烈頭痛、眼眶痛、全身肌肉關節痛;
三紅:面部、頸部、胸部潮紅;
皮疹:四肢軀干或頭面部,出現充血性皮疹或點狀出血疹。
預防登革熱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防蚊滅蚊,清除各類蚊蟲孳生地。
三、瘧疾
瘧疾俗稱“打擺子”,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寄生蟲病。傳染源是現癥病人或者無癥狀帶蟲者,主要傳播途徑是蚊媒傳播。按蚊叮刺吸入患者或帶蟲者的血后,再叮刺吸入正常人的血時,就將瘧原蟲傳給健康人群。
瘧疾的典型癥狀是發冷、發熱(可達39℃以上)、出汗,可伴貧血、肝脾腫大等體征。但也有一些瘧疾患者的癥狀不典型,有發熱伴昏迷等神經系統癥狀、發熱伴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發熱伴疲倦、頭疼及全身酸疼等類似流行性感冒癥狀。
預防措施:
預防瘧疾最好的辦法是防止蚊蟲叮咬,盡量避免在蚊蟲活動高峰期(黃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動,如必須在戶外工作或活動,可穿長袖衣和長褲,皮膚裸露處可涂抹驅避劑(含避蚊胺,英文DEET)。睡前可在臥室噴灑殺蟲劑或使用蚊香;睡覺時使用蚊帳;房屋安裝紗門、紗窗。
四、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是指各種病原體腸道感染引起的腹瀉。造成急性感染性腹瀉的常見病原體有細菌和病毒,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志賀菌、變形桿菌,以及諾如病毒、輪狀病毒、杯狀病毒、柯薩奇病毒等。
感染的常見途徑是進食或食用病原體污染的食物或餐具等。除腹瀉外,患者還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發熱、腹痛和全身不適的癥狀。病情嚴重者可導致脫水和丟失大量鉀,出現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
預防措施: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保持家庭和工作場所環境清潔,減少接觸傳播病原的風險。
2.注意飲食、飲水衛生。不飲用生水,蔬菜瓜果要徹底洗凈,烹飪食物要煮熟,特別是牡蠣和其他海鮮類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生熟食物要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審核:邱曦 終審:蔣耀南
來源:市疾控中心
作者:段美君(通訊員)
編輯:唐藝芬
本文為洪江市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ontacsealstone.com/content/646743/61/13097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