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在黔城鎮塘沖灣村,一架架無人機正在油菜花田上空盤旋,精準地給農田播撒肥料。通過無人機的精準定位,不僅比人工施肥效率更高,更加均勻,還能確保農作物在整個生長期間得到充分的養分供應。
當下,已進入春耕備耕時節。早上10點,在塘沖灣村機耕道上,農機手邱明明正在向無人機容器內倒入肥料,裝載完畢后,他拿起遙控傳感器,植保無人機的各項基礎數據清晰地顯示在屏幕上。伴隨著嗡嗡的聲音,兩架能裝載30升和40升農肥的植保無人機,從地面垂直起飛到油菜花田上空,來回盤旋在農田之間,肥料在空中噴灑而出,吸引不少農戶前來觀看。
洪江市塘沖灣機械化專業合作社的機手邱明明表示,通過使用無人機施肥,他們每天可以節省大約10到15個工人的人工成本,同時效率也顯著提高,每小時可以噴灑四五十畝田。這種高效且節省成本的農業無人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廣和支持。政府不僅免費提供無人機培訓,還邀請其他省市縣的農機合作社前來觀摩學習,推動無人機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
每年春耕期間,施肥撒藥等田間管理均需大量勞動力,而此時正值農村年輕人返城復工、求職應聘的高峰。而農業無人機的引入,有效緩解了這一困境,讓農業生產得以順利進行。市農機事務中心全力推進發展“補短板”,破解農民“種地難”,發揮無人機免費培訓等惠農政策的“杠桿效應”,全力推動無人機農用機械化高質量發展。
春耕作為農業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洪江市農機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市已有七八家合作社引入了無人機,他們計劃每年舉辦兩期免費培訓班,讓更多的農機合作社農機員掌握無人機操作技術,為農業飛防服務提供更大的政策幫助。今后,他們還計劃在每家合作社培訓兩到三名無人機飛防操作手,為整個洪江市農業生產提供社會化服務,使無人機在農業生產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審核:廖習君 終審:蔣耀南
來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黃舞 楊振鐸
編輯:唐藝芬
本文為洪江市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ontacsealstone.com/content/646847/83/1358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