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我市第六中學組織七年級學生開展了“我的安江行”研學旅行活動,學生走出校園,走進農耕天地,在實踐中探索知識,在旅途中收獲成長。
首先,同學們參觀了安江農校雜交水稻紀念園,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參觀了袁隆平院士的舊居、試驗田以及陳列館,深入了解了袁隆平團隊研究雜交水稻的歷程和老一輩科學家為解決全球糧食問題所付出的艱辛努力。
隨后,大家來到高廟遺址博物館,參觀了館內陳列的陶器、石器等文物,聆聽了老師生動的講解,學生對高廟遺址發掘過程有了深入的了解,對古人類的居住環境、生產方式和宗教信仰有了新的認識。
最后,大家齊聚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同學們不僅參觀了品類豐富的展廳,還聆聽了一堂大思政課《喜看稻菽千重浪》。整堂課分為“有志青年”“躬耕田野”“稻濟天下”“強國有我”四個部分,展示了雜交水稻從無到有、從理論到實踐的光輝歷程。授課老師以雜交水稻的誕生背景為切入點,深情講述了袁隆平院士研究雜交水稻過程中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讓學生深切感受了袁隆平院士研究雜交水稻的艱辛歷程和取得的偉大成就,同學們深受感動和啟發。在第四部分“強國有我,挺膺擔當新征程”中,學生們立下錚錚誓言表達了他們堅定的決心。“袁爺爺的堅持和奉獻讓我明白,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能放棄,要努力前行。” 同學們紛紛表示要以袁院士為榜樣,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本次“我的安江行”研學旅行活動,學生們收獲滿滿,不僅領略了研究雜交水稻的艱辛歷程,也記住了袁爺爺“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的期望,這顆種子將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引導他們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審核:邱 曦 終審:蔣耀南
來源:市第六中學
作者:游穎欣、覃秀珍(通訊員)
編輯:劉斯苑
本文為洪江市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ontacsealstone.com/content/646856/53/1455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