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助力基層醫療能力提升的征程上,總有一群“追光者”,他們用腳步丈量醫者責任,以專業傳遞生命希望。湖南省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醫學博士、主治醫師魯童琳,正是這樣一位堅定的踐行者。她的洪江市人民醫院下鄉幫扶之旅,不僅是一次技術的傳遞,更是一場醫者仁心的溫暖奔赴。
初識短板,理論筑基:填補神經重癥評估
初抵洪江市人民醫院,魯童琳博士憑借其敏銳的專業洞察力,迅速捕捉到該院重癥醫學科在神經重癥評估方面存在的明顯短板。這對于精準判斷危重患者病情、實施有效救治至關重要。面對這一關鍵缺口,魯博士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化身“知識傳播者”。一場場理論授課,如同及時雨,為洪江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的醫護人員們系統性地搭建起了神經重癥評估的理論框架,彌補了知識體系的空白。
躬行實踐,技術生根:前沿評估方法“手把手”傳授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魯童琳博士深諳此理。理論授課僅僅是起點,她深知實踐操作才是技術落地的關鍵。于是,病房、超聲室成為了她新的“講臺”。她緊密結合臨床實際,開展沉浸式帶教。從腦血管超聲評估的精準操作,到視神經鞘評估的細致觀察,這些代表著神經重癥領域前沿的評估技術,被她毫無保留、傾囊相授。每一次的“手把手”指導,每一回的耐心示范,都飽含著對基層同道的信任與期望。魯博士的悉心教導,讓這些先進技術不再遙不可及,真正在洪江市人民醫院“落地生根”。
每日堅守,精準施治:疑難病例中彰顯擔當
幫扶期間,每日清晨,魯童琳博士的身影總會準時出現在重癥醫學科的病房。參與查房是她雷打不動的日程。她仔細詢問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變化,認真審閱各項檢查數據,針對個體差異,精準指導制定每日治療目標,優化治療方案,并嚴格督促執行落地,確保治療目標的達成。這份專業與嚴謹,在一位膿毒血癥、膿毒性休克患者的救治中得到了充分體現。該患者前期雖經積極抗感染、循環支持及持續性床旁血液凈化治療,病情曾一度好轉,卻在血液凈化下機后急轉直下,再次出現寒戰、高熱、休克,感染指標反彈。面對危情,魯博士迅速判斷:原發感染灶未能有效控制是病情反復的關鍵!她當機立斷,緊急聯系同在洪江幫扶的湖南省人民醫院介入科主治醫師周騰超進行會診。兩位專家緊密協作,共同為患者制定了CT引導下經皮經肝膿腫穿刺引流術的精準方案。手術順利實施后,患者病情得到根本性扭轉,最終康復出院。這一成功案例,是魯博士深厚專業功底與果斷決策能力的生動詮釋,不僅為患者點燃了生的希望,也為洪江市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上了一堂寶貴的實戰課,有力促進了他們在復雜重癥處理能力上的成長。
薪火相傳,溫暖綻放
魯童琳博士的洪江幫扶之旅,遠不止于填補了一項技術空白、提升了科室管理水平。她帶來的是省級醫院專家的責任擔當與嚴謹作風;她傳遞的,是前沿的醫學知識與規范的診療思維;她更用實際行動,在基層醫護人員心中播下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種子,點燃了他們持續學習的熱情。她的腳步,丈量著從省城到基層的距離;她的專業,為雪峰山下的危重患者筑起了更堅實的生命防線;她的仁心,讓省級優質醫療資源在洪江這片土地上綻放出溫暖而充滿力量的光芒。這束光,照亮了基層醫療能力提升的希望之路,也映照著無數像魯童琳博士一樣的醫者,在健康中國建設征程上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動人身影。向所有下沉幫扶、傳遞希望的醫者致敬!
審核:邱曦 終審:蔣耀南
來源:市人民醫院
作者:鄧珍珍(通訊員)
編輯:朱彥星
本文為洪江市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ontacsealstone.com/content/646940/68/15070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