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全國土地日 洪江市以“縫”字訣串聯耕地保護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來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梁孝亮 楊振鐸 編輯:唐藝芬 2025-06-25 17:32:04

    1-700.jpg

    6月25日,湖南省第35個全國土地日主題宣傳暨農耕文化和耕地保護學術研討活動在懷化市洪江市安江鎮舉辦。作為雜交水稻發源地,洪江市安江鎮將耕地保護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通過耕地恢復、“兩非” 整治,將閑散土地有效整合為高標準農田,帶動村民增收。還巧思盤活閑置工業用地,將老廠房注入稻作文化靈魂,打造文旅新地標。

    微信圖片_20250625170336.jpg

    在洪江市安江鎮千畝雜交水稻制種基地,放眼望去,千畝高標準農田的禾苗長勢喜人。過去,這片土地是果園、苗圃等“非糧化”地塊和零散耕地的區域。當地通過政企合作,以 “縫”字訣的方式,將村民的閑散、零碎的土地通過土地流轉、置換等方式集中起來,統一規劃建設高標準農田。使原本零散的859畝土地,改造成918畝連片高標準農田,新增水田190畝,機耕道路1.5千米。

    微信圖片_20250625170341.jpg

    洪江市黔陽生態農業公司董事長胡楊表示:“我們公司與洪江市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共同規劃,用耕地恢復、‘兩非’整治解決高標準農田選址受地類限問題,有效‘縫合’高標準農田選址范圍內零散、圈空的非耕地,把這一片建設成集中連片、設施完善、生態協調的高標準農田。”

    DJI_0385副本.jpg

    土地的保護和利用不僅在農田里,還在城市的角落煥發新生。在安江鎮大畬坪社區,過去這里曾經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的廢棄廠房,承載著國民記憶。當地以舉辦第三屆懷化市旅發大會為契機,通過打造“工業遺存+農耕IP”獨特模式,盤活該區域存量土地,對該區域地塊統一規劃和提質改造,完善基礎設施,把老廠房改造成博物館、民宿及研學基地。在最大程度保留了歷史建筑風貌的同時還注入了現代元素,打造沉浸式街區,吸引游客體驗。

    微信圖片_20240920215929.jpg

    洪江市委副書記、市長向青松表示:“我們以承辦第三屆懷化市旅發大會為契機,通過‘修舊如舊、新舊融合’的方式,將工業遺址與雜交水稻文化、高廟文明結合,打造文旅綜合體,實現土地高效利用和文化傳承的雙贏。”

    26.jpg

    通過土地有效盤活,2024年,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吸引游客超過160萬人次。


    審核:邱曦  終審:蔣耀南

    來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梁孝亮 楊振鐸

    編輯:唐藝芬

    本文鏈接:http://www.contacsealstone.com/content/646940/69/15074931.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