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c8yie"></strike>
    <ul id="c8yie"></ul>
    當前位置:

    市民政局:“四輪驅動”跑出困難群眾救助“加速度”

    來源:市民政局 作者:唐雪華(通訊員) 編輯:唐藝芬 2025-06-04 16:39:48

    1-700.jpg

    6月3日,洪江市民政局工作人員來到安江鎮坪下村走訪慰問低保對象陳同貴,并為其送去米、油等生活物質。洪江市境內有城鄉低保、特困等困難群眾2.2萬余人。為加強對困難群眾的關愛幫扶,扎牢兜底保障網,今年來,洪江市民政局創新“四輪驅動”,跑出困難群眾救助“加速度”。

    市民政局.png

    政策“引擎”驅動:校準保障標尺,織密兜底網絡。洪江市民政局以“經濟發展與救助水平動態匹配”為導向,構建與區域發展同頻共振的保障機制。2025年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升至740元/月、485元/月,殘疾人“兩項補貼”實現每月百元全覆蓋,集中供養與散居孤兒保障標準分別達1700元/月、1200元/月,用“真金白銀”托舉起困難群體基本生活的“穩穩幸福”。通過建立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將救助“底線”轉化為民生“標線”,讓政策溫度可觸可感。

    協同“齒輪”驅動:凝聚多方合力,構建大救助格局。以“全周期、全要素、全領域”為目標,打造“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立體救助網絡。縱向健全“基本生活救助+專項救助+急難救助”三級體系,橫向聯動教育、醫療、司法等8個部門出臺4項配套政策,推動“單一物質救助”向“政策組合拳”升級。創新“救助+慈善”銜接模式,引導公益組織、鄉賢力量參與急難幫扶,形成“政府端菜+社會配菜”的多元供給機制,讓救助體系既“兜得住”又“兜得暖”。

    數字“引擎”驅動:創新工作模式,破解救助難題。打破“坐等申請”傳統模式,構建“大數據篩查+鐵腳板走訪”的精準識別機制。依托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系統,每月比對20類數據,精準鎖定潛在救助對象;發動258名鄉鎮民政員、社工、村干部組成“流動排查隊”,開展“敲門行動”,實現“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蝶變。2025年以來,主動發現并納入低保138人、特困62人,實施臨時救助992人次,發放資金2354.64萬元,救助4.7萬人次,讓“沉默的困難”無所遁形。

    服務“升級”驅動:延伸救助觸角,傳遞民生溫度。從“輸血式”救助向“造血式”幫扶轉型,打造“物質保障+服務支撐+能力提升”的綜合救助生態。依托20個鄉鎮社工站,深化“五社聯動”機制,為困難群眾提供“定制化”服務:開展就業技能培訓300余人次,協助321人實現穩定就業;搭建“公益助農”平臺,幫助銷售農產品3.2萬元;實施“溫情陪伴”計劃,為1200余名特殊群體提供心理疏導、生活照料等服務。讓救助不僅是“雪中送炭”,更成為“筑夢起航”的起點。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洪江市民政局以“四項舉措”為支點,撬動基層救助效能全面提升,既守住了困難群眾“餓不著、凍不著”的底線,更搭建了“能發展、有尊嚴”的平臺。未來,將繼續以“精準度”提升“滿意度”,以“服務力”增強“獲得感”,讓民生攻堅的每一處“補短”,都成為群眾幸福生活的“提質”之筆,在共同富裕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


    審核:邱曦  終審:蔣耀南

    來源:市民政局

    作者:唐雪華(通訊員)

    編輯:唐藝芬

    本文鏈接:http://www.contacsealstone.com/content/646940/96/15015086.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