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清晨,晨曦穿透薄霧,灑在寧靜的清水青村。全國兩會剛落幕,村衛生室的門已準時敞開,全國人大代表、洪江市沅河鎮清水青村村委會委員、村醫楊理身著白大褂,開啟了新一天的工作。十幾天的兩會行程,讓她心中滿是對村民的牽掛,尤其是那些慢性病患者。
村民們陸續來到衛生室,有的帶著身體的不適,有的帶著健康的疑問。楊理一邊熟練地為村民量血壓、開藥方,一邊仔細詢問著慢性病患者近期的身體狀況,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楊醫生就像我們自己的女兒一樣貼心,平時身體不舒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她。”一位前來就診的村民笑著說道。在村民心中,楊理早已不只是一位村醫,更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依靠。她不僅為村民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還給予他們如家人般的溫暖與關懷。
“村里好多老人子女不在身邊,我總擔心他們沒按時吃藥,所以一回來,就想著趕緊了解他們的情況。”楊理一邊忙碌,一邊對記者說道。她的話語中,滿是對村民的關懷與責任。
看完診,開完藥,楊理顧不上休息,迫不及待地向村民們分享兩會的 “好聲音”。她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說道:“這次兩會有個大好消息!國家要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提高30元和5元。這對我們基層老百姓來說,可是實實在在的福利!”
村民們聽了紛紛點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楊醫生把兩會精神帶回來,讓我們心里更有底了。國家政策越來越好,咱老百姓的日子肯定越過越舒坦!”一位村民感慨地說。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基層醫療的重視,清水青村的醫療條件有了顯著改善。楊理介紹道:“這兩年農村醫療資源越來越豐富,現在我能通過微信群隨時連線中南大學湘雅全科醫學科專家團隊,給村民們進行線上問診。每一個團隊負責幫扶十個鄉鎮的醫生,大家通過微信群保持聯系。他們每周定期在群里給村醫及衛生院醫生上課。平時我們在工作中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隨時在群里問診,一起交流學習,共同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這種“互聯網+醫療”的新模式,讓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大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大大提高了村民就醫的便利性。
“以前看病,去大醫院路途遠、花費多,現在有了這個線上問診,真是方便太多了。小病在村里就能解決,大病也能及時得到專家的指導。”楊理欣慰地說。
從農家小院走向人民大會堂,楊理始終牢記自己的使命。她深入村民中間,傾聽大家的心聲,將基層群眾的訴求轉化為一條條建議,為醫療、醫保等民生問題積極發聲。今年兩會上,她提交的關于農村醫療資源優化、慢性病管理等方面的建議,受到了廣泛關注。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我深感責任重大。我不僅要守護好村民的健康,還要當好大家的代言人。”楊理堅定地表示。
“我的目標就是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治好病,真正享受到國家醫療改革的紅利。”談到未來的工作,楊理表示,將繼續圍繞自身工作,為群眾看好病,同時關注醫療衛生領域的群眾呼聲,推動更多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有楊醫生在,我們心里踏實多了。”在清水青村,楊理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基層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她是村民健康的守護者,也是國家政策與基層群眾之間的橋梁。她的堅守與付出,讓村醫這個崗位有了新的盼頭,也讓村民們的健康有了更堅實的“醫”靠。
審核:邱曦 終審:蔣耀南
來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楊振鐸 楊敏佳
編輯:朱彥星
本文為洪江市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ontacsealstone.com/content/646947/65/1480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