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場疫情悄然而至,使本應該萬家燈火、春意濃濃的新年,被疫情蓋上了一層灰蒙蒙的布。“國有難,召必回”,無數“戰士”告別家人,堅守崗位,全力以赴共克難關,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黨員干部和工作人員。
比如:她,一名九零后女孩,一米六五的個頭,相貌平平,站在人堆里很不起眼,而在新冠狀病毒襲來的非常時期,她的身影卻成了鄉衛生院里那一道美麗的風景,她就是我市巖垅鄉衛生院護士長——楊美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她按照單位安排,從大門口預檢分診耐心地詢問每一位病人病史,到過什么地方,并給病人測量體溫、去發熱門診給發熱病人抽血、做新冠肺炎病毒核酸采樣。發熱門診內產生的感染性醫療垃圾,需要雙層黃色垃圾袋鵝頸式扎緊,并消毒、寫標簽,登記重量做好交接,她都親力親為。
“每一天,我都要戴著兩層手套,在模糊的視線中進行穿刺,連摸帶猜,所幸能一針見血。”她打趣道,“我都不敢相信自己能有這么高的穿刺水平”。作為護士長,她深知自己有責任有擔當,她甚至忘記自己才生完孩子三個月,忘記了剖腹產肚子上還沒好完全的傷口,忘記了自己還沒斷奶的女兒。她只是在大年三十匆匆回中方家里簡單的吃了一個晚飯,抱了抱因上班不能親自帶的小寶寶,第二天天還沒亮就驅車從中方家里返回衛生院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這一呆就是十多天,沒能見到自己的孩子,因害怕自己被感染,甚至都不敢回家給孩子喂奶,只能被迫給孩子斷了奶,忍受著漲奶的痛,只能每晚在手機視頻上瞧瞧她可愛的女兒,并交代好家人勤通風、勤洗手、不串門,不給國家添麻煩。
初為人母,怎能不掛念自己的孩子!但她說,比起抗戰在一線的戰友們,這都不算什么。在茫茫人海中,她只是抗擊疫情中極為普通的一員。
疫情不僅是“疫”,更是“情”。這份人間大愛,在白衣天使中一脈傳承,將溫暖撒播向全世界,驅散病魔的陰冷。想想為抗疫默默奉獻的何止醫務人員?前端研究病毒的科研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筑工人,深夜執勤人員,口罩生產廠的工人……無數個背影,都在夜以繼日地戰斗。
“社會各個角落的配合支援,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了‘患難見真情’的真諦。大家眾志成城!相信后疫情時代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楊美玲說道。
自2020年1月巖垅鄉啟動疫情防控以來,現已持續至第12個月了。在洪江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鄉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對重點對象的有效管控,做到了“零疑似、零確診”,守住了“一方凈土”,為實現經濟穩定增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審核:符玉娟 終審:劉輝霞
來源:巖垅鄉人民政府
作者:何文魁 王海珊
編輯:唐藝芬
本文為洪江市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ontacsealstone.com/content/2020/12/07/8686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