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熟坪鄉中心學校的教室里飄蕩著清亮的童聲。湖南女子學院“母親賦能 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團以“藝術浸潤+安全守護”的創新模式,為山區兒童打造了一場寓教于樂的成長課堂,用教育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音樂課堂上,實踐團成員化身“美育使者”,通過“旋律接龍”“身體打擊樂”等互動環節,引導孩子們在律動中釋放天性。主講人楊陳璐巧妙地將兒童性教育融入鋼琴教學,帶領學生在節奏中輕觸身體部位,以“我的身體我做主”主題合唱深化“身體自主權”認知。琴弦顫動間,童聲與音符交織成自我保護的宣言,讓安全意識如種子般播入幼小心靈。
與此同時,防溺水安全教育課堂呈現別樣精彩。實踐團成員楊才翀采用“情景故事+藝術創作”教學法,先以“小河馬歷險記”等趣味動畫講解安全要點,再組織孩子們用畫筆再現安全場景。禁止游泳標識、安全戲水畫面、救援演練圖景等百余幅創意畫作,將抽象的安全知識轉化為直觀的視覺記憶。這種“做中學、畫中悟”的創新模式,使防溺水意識如春雨潤物般深入童心。
“課程既有趣又有用,孩子回家還教我們識別危險水域呢!”學生家長李女士的反饋,道出了課程設計的民生溫度。
此次行動充分彰顯了湖南女子學院在鄉村振興中的教育擔當。實踐團表示,項目通過“藝術滋養心靈、知識守護安全”的雙重路徑,精準對接鄉村兒童成長需求,已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美育安全雙課模式”。
在鄉村振興的宏大敘事中,湖南女子學院“母親賦能 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團用教育微光點亮成長之路的故事,恰是新時代社會力量參與鄉村建設的生動注腳。當藝術與安全的雙翼托起童夢,我們看見的不僅是當下課堂里的歡聲笑語,更是未來鄉村人才振興的希望圖景。
審核:邱 曦 終審:蔣耀南
來源:湖南女子學院
作者:于露、黃嘉淇(通訊員)
編輯:劉斯苑
本文為洪江市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ontacsealstone.com/content/646941/55/15118627.html